福建是我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素有“山海画廊、人间福地”之美誉。在今年福建省两会上,不少省政协委员带来了关于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福”文化的提案,建议“把真正优秀的‘福’文化名片推向世界,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认识福文化,彰显福建气质,增添福建魅力”。传承,是最好的保护和推广,如何让福建儿童与“福文化”在美育中完美相遇,来一场真正的“福文化美育之旅”,这是“福文化”代代相传的重要课题。福建博物馆正是表达和传递这些信息的最佳核心舞台之一,通过空间优化设计,可以让儿童在这个“课堂”里充分体验、感知、探索“福文化”,借助审美体验融入“福文化”,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博物馆教育内涵,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福文化”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最远、影响最广的民族主流核心文化,而福建特色的“福文化”则是我省的文化明珠、文化之根。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目前有145家博物馆,如果能基于儿童美育诉求和“福文化”的传承体验进行空间优化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创造美、展示美,供儿童发掘、探索,全面生动地诠释“福文化”,让儿童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目前,福建省各博物馆的主题活动不断,但在向儿童诠释“福文化”丰富内涵方面,大部分博物馆有待完善,最直接体现在我省多数博物馆未充分考虑儿童的观展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展陈形式单一乏味。基本陈列即常设展厅中的展出形式多年不变;某些临展空间也由于照度低、展柜混乱,造成观展轨迹无序;难得的多媒体装置也缺少互动的设计,这样的空间难免让儿童索然无味。二是室内空间忽视物理环境设计。博物馆室内充分考虑对展品的保护和呈现,却忽视了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对物理环境的诉求,闷热、空气质量差、照度低,导致儿童不愿多停留。三是陈设设计无视儿童人体工学。博物馆内展品、文字解说版面、互动装置等设计多从成人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儿童的身高与视角,这些展示盲区也是造成儿童观展体验感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四是导览方式未能满足儿童需求。目前福建省内多数博物馆导览方式仅附以简单说明文字或扫码听音,有些文字晦涩难懂,导致儿童在观展过程中兴趣低下、注意力不集中,难以达到教育目的。
确定了博物馆空间优化设计方向和“福文化”美育的基本思路,我们要将博物馆教育中的发现、探索和建构学习相结合,进行本土文化美的输入和输出,形成博物馆导赏、互动、艺术实践工作坊相结合的教育新形式。本土非遗文化传承人、福文化艺术家可以成为博物馆内最专业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和互动,发现美、感受美;学生则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动手动脑的艺术创作,逐步构建起对“福文化”的认识和再创造。
应从儿童本身的特性及发展出发,基于儿童美育的诉求,将博物馆空间优化改造与儿童观展体验紧密结合。据统计,在一些发达国家,有70%以上博物馆“一切陈列、活动均围绕儿童的特点进行构思和设计”,综合性博物馆也都适时创设儿童专区。而我省目前博物馆儿童专区设置率几乎为零。根据2020年初至2021年底福州市博物馆调查数据显示,进入博物馆观展的人群中,成年人与儿童的占比约为7.5∶1。为了让博物馆能达到较好的美育作用,对馆内进行优化设计,让博物馆展陈和活动空间更贴合孩子的心理需求,能有效改变儿童的观展适应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展率,更好传播“福文化”。
需要增强安全性。应强调博物馆以物为主体转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设计中除了要考虑展品的安全性,同时应按需在场馆各个拐点和通道分组安置定位追踪探头,甚至可以考虑增加探头的人脸识别功能,以对儿童切实起到保护作用。
需要丰富展陈形式。除了传统的展陈,利用新媒体手段和互动方式的展陈模式也要被充分考虑。要利用好临展空间,合理规划展教结合的项目和参观动线,适合儿童美育的展陈空间要让儿童在现场能满足体验、参与、交流等多角度需求,如形式多样的“福文化”。所以,具备优秀设计质量的互动体验空间、游戏空间等表现形式必不可少。
需要重视物理环境设计。为了满足儿童美育诉求下的“五感体验”对于物理环境的设计要求,要从温度、相对湿度、照度、色温、分贝值等方面进行改善。“福文化”中很大一部分关乎色彩的运用,儿童对于色彩有天然的敏感度,要求博物馆设计不能一味以展品为主导,要兼顾营造让儿童舒适的色彩环境。入口处宣传海报、展品、说明手册、展厅通道、展示舞台及展厅内部环境的色彩设计、细节配饰、灯光选择等都是美育的一部分,这些物理环境的设计与儿童的感官发生直接互动,让美育在馆内自然进行,即儿童、福文化展示与美,三者亲密“相遇”,自然融合。
需要强调人体工学设计。既不能降低成人的观展品质,又要尽量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需求。如展品若高于0.8米,则需要降低展示平台的高度至0.4米;展品若低于0.2米,则展示平台高度以1米为宜,以此来满足个子矮小的儿童;原有的大型展板解说文字不宜多不宜高,文字最高处于1.6米为宜。
需要补充导览方式。目前在各博物馆较常使用的导览方式有文字呈现、人工讲解、扫码听音、线上VR、讲解器等。这些成人驾轻就熟的方式却不太受儿童欢迎。应在传统讲授方式中研发适合儿童的智能导览交互设计,如将成人语音优化为可选性儿童声音,进行绘本故事式解说,或设置机器人陪伴导览等,引起儿童的兴趣与共鸣。
除了构建以上优化措施,改善儿童的观展适应性,丰富儿童的观展体验外,福建“福”文化资源丰富,所以在互动交流上也应该结合博物馆自身资源优势,空间优化结合内容设计,让儿童对“福文化”产生心理和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内容展示方面,将福建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旅游景区介绍注入馆内,让儿童全面了解我省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沉浸式环境设计,将梨园戏、高甲戏、莆仙戏、南音、木偶戏、闽西汉剧等八闽特色文化进行展示,做好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创意场景设计,展示朱子文化、华侨文化、宗教文化等福建特色文化IP,擦亮优秀传统文化金名片。这样整合了艺术空间、沉浸式环境、创意场景、新媒体、VR之后,让儿童能真正融入福建特色的“福文化”中,丰富儿童对我省传统文化创造性体验。
展品陈列方面,让各类珍贵展品及软木画、剪纸等福建非遗工艺品和儿童靠得更“近”。通过艺术家和文化传承人的引导,教会儿童如何进行交融的“福文化”再创造,让他们在博物馆内跟“福文化”艺术品交“朋友”,博物馆儿童展厅也成为他们的另一个课堂,艺术家和文化传承人就是他们的老师。通过这样一个特别的“艺术课堂”空间设计,让儿童和“福文化”相关的历史故事在互动交流中碰撞,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进行生动的美育体验。
阶段性活动方面,结合落地活动,各类空间优化措施就更能大显身手。2022年为中国农历虎年,福建博物院将“福”文化与“虎”文化相融合,推出“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科普虎知识、介绍虎文化、发扬福文化,并围绕“福文化”主题,推出“福虎纳福”系列活动,在馆内拓出专区,给儿童提供一个集观赏、参与为一体的活动区域。通过传统民俗展演、福字拓印、虎头帽手工DIY等互动系列,让儿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风俗的魅力,热爱并传承 “福文化”。
[作者为福建工程学院设计与海工学院副教授。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项目编号:FJ2019B116)的阶段性成果]
转自:福建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