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脱贫成绩斐然。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消除返贫致贫风险8.8万户22.3万人。巩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需要把“文化脱贫”放在重要位置,有效激发相对落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加强文化供给,优化乡村振兴软环境
与城市相比,乡村文化设施比较薄弱、文化活动比较匮乏。增加文化供给、丰富文化生活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
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的农村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包括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宣传窗(栏)、农村书屋、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健全和规范乡镇(社区)文化机构,建立农村文化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文化服务活动,并形成有特色的文化服务模式。
规范农村文化队伍建设。落实农村文化队伍编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及文艺骨干,明晰、完善乡镇文化站管理职能及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加强对基层文化部门的指导和农村文化队伍的培训,举办乡镇文化业务培训班、农村“文化能人”培训班、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等,推动乡镇文化干部和农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专业知识,提高文化人才创意、创新能力;建立湖南农村文化骨干档案数据库,扶持农村文艺团队,充分发挥民间艺人、乡村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扬优秀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
加大文化振兴扶持力度。建议财政部门安排专项资金,推动基层文化资源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加快全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支持乡村文明载体建设,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保护文化遗产;支持人民群众开展文化艺术创作和文化活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购买农村文艺表演节目、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
盘活文化“库存”,培育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彰显乡村文化的现实价值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应深入挖掘农村文化宝库、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努力实现十倍百倍的增值效应,让留在乡村的人安心、让回报乡村的人有信心。
保留乡土风貌,挖掘农耕文化现实价值。许多乡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应因地制宜地保留乡土乡貌,深入挖掘乡村历史底蕴和文化故事,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风格各异的乡村文化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靓丽名片。
宣传乡村手艺,树立乡民文化自信。三湘四水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文化,比如女书、湘绣、花鼓戏、长鼓舞、五彩瓷、宝庆竹刻、滩头年画等技艺,凝结着先辈的生存智慧,反映了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应积极引导村民廓清家乡蕴藏的文化资源、热心乡村手艺传承,使他们切身体会到构筑精神高地可冲出经济洼地、农村文化软实力可转化为经济硬实力。
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应积极推动乡村文化与农业、旅游等相关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创意产品,努力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适应新时代消费需求的特色文化产品。比如安化以黑茶为文化资源,研发生产饮料、食品、日化、保健、医药等深加工、高技术含量产品和下游产品,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并保持了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引入文化“活水”,为美丽乡村铸魂
发展乡村文化既要保持本土特色,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外来优秀文化,为美丽乡村塑形铸魂。
吸纳优秀文化,赋能乡村发展。乡村自有文化相对有限,应充分吸纳更多外界优秀文化,为乡村发展赋能。可引入优秀戏曲、歌舞、舞台剧等到乡村表演;适时带领村民代表或中小学生到外地博物馆、科技馆等参观学习;与周边学校、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引入职业、技能、文化、兴趣等培训,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开展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大力弘扬传统村落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精神内核;发挥乡规民约、族规家训等的约束作用,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作者单位: 湖南工商大学音乐学院)
转自:湖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