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金字招牌越来越亮 “党的诞生地”成为上海鲜亮名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吴頔    时间:2021-12-3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今年以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为抓手,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构筑起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助力城市软实力建设。一批革命旧址修缮开放,一批展览展陈功能提升,一批理论课题研究实现突破,一批活动项目蓬勃开展,一批文艺作品深入人心。上海“红色文化”的金字招牌越来越亮,“党的诞生地”已经成为上海的鲜亮名片。

  牢记嘱托,持续传承红色基因

  今年7月1日上午,佩戴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的老党员姚明奇成为当天进入中共一大纪念馆的首位参观者。他表示:“在党的百年华诞这一神圣的日子里,一定要来党诞生的地方重温初心。”

  “七一”前夕,中共一大纪念馆建成开馆,新建展馆采用文物实物、图片图表、动态视频、油画雕塑、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多种展示手段,生动讲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截至12月底已吸引近140万人次参观。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中共一大会址集体瞻仰,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伟大号召。

  要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离不开对红色资源的发掘保护。上海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它们见证了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上海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2016年,上海全面启动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着力打造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今年,“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被列入全市16项民心工程,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被纳入上海“十四五”文化规划,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提供了有力抓手。

  在此基础上,上海不断完善机制保障,推动工程更有力实施。今年,上海颁布实施《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这是全国首部红色资源相关地方性法规。市委成立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在联席会议办公室督导下,全市已基本完成首批红色资源梳理工作。目前已梳理出612处重点旧址、遗址、纪念设施类红色资源,以及236件(套)重要档案、文献、手稿、音像、实物类红色资源,形成了首批红色资源候选名录。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一处处革命旧址,一砖一瓦定格奋斗历程。6月3日,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遗址纪念标识揭幕,这是上海今年48处设置统一纪念标识红色旧址遗址之一。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成功联创国家5A级景区。今年以来,上海持续发掘保护重要红色旧址遗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展陈开放,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建成开放,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顾正红纪念馆等纪念设施展陈提升。同时,全市共对468处红色资源及革命文物建筑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针对其中164处重要点位清查风险、落实整改。

  在保护修缮红色资源的同时,上海还不断深入开展建党历史研究和党创建时期的思想理论、组织发展和制度形成研究。今年7月,上海在全国率先成立“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引导广大市民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集聚资源,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今年6月18日,上海“红途”在“学习强国”和“随申办”系统上线,成为全国首个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全市526个红色资源点位的信息可以“一键获取”,全市66家重点场馆使用“红途”预约码与随申码“二码合一”入馆,市民可享受线上统一预约、线下一码核验的全流程便捷服务。目前,“红途”已整合优质学习资源3800余项,汇聚了全网正能量短视频以及全市优质四史学习资源,菜单式动态发布相关学习内容和精品课程,讲好党的诞生地的故事。

  截至12月上旬,“红途”已有超过169万用户注册,总点击量超过2.4亿次,累计61万名观众通过线上预约方式入馆参观。广大市民在一段段光辉历史中感悟着红色文化,也在一个个红色故事中感悟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今年,上海在开展建党百年活动时突出群众参与,呼应群众心声,积极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教活动,发布了136项重点项目,累计开展1万余场重点活动。“伟大历程——中共一大至七大”巡展、“党的诞生地·上海”市民微电影节、百万青少年红色大寻访等一大批主题活动,累计吸引超过1300万人次参与。漫步于“红色经典步行道”,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代表宿舍旧址、团中央机关旧址、复兴公园马恩雕像、周公馆等十余处红色资源串联成线,市民可时时处处感受红色文化。

  此外,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上海不断丰富教育培训形式与内容。依托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为核心阵地的“初心讲堂”,利用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和学思践悟新思想的实践资源作为生动教材的党员教育新载体;3000多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让红色文化教育和党史教育融入中小学课堂;在网络云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网上主题团课吸引全国4800万名青年参与,通过制作党史微视频等形式讲好“大思政课”,推进党史资源共建共享。

  多方合力,创作红色精品力作

  “看到李侠在阁楼上用电波秘密传递情报,行走在生与死的刀锋上。我想告诉他,他的电波穿越时空,发送到了我们心中。”走出美琪大戏院,一位“90后”观众感慨。今年10月,以李白烈士真实事迹为素材创作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打动了包括“90后”“00后”在内的各年龄层观众。

  建党百年之际,上海全面推进红色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选题孵化和创作研发,一大批文学、影视、舞台、美术、群众文艺和网络文艺等领域的精品力作面世。“红色起点”系列长篇报告文学和龙华革命烈士系列文学创作持续推进,建党百年重点影片《1921》、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沪剧《一号机密》、杂技剧《战上海》、歌剧《晨钟》、越剧《山海情深》、芭蕾舞剧《宝塔山》等作品都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选择跟党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今年解放日报推出的“我的入党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中,被誉为“中国肝脏外科之父”的吴孟超院士在来稿中这样深情表白。这项活动由读者讲述个人故事,彰显理想信念在人生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再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广受好评。这也是今年上海“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重大主题宣传推出的专题报道之一。本市广播、电视、报刊和新媒体也开设《百年党史启示录》等专栏,推出《面向世界的中国共产党》《理想照耀中国2》《诞生地》等电视纪录片,《光荣之城 初心之地》《致敬百年》等一批电视公益短视频,以及“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等融媒体产品,均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十余年来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红色传人,依托中共一大会址建设小学生讲解员社团,累计培养了近千名小学生党史讲解员。今年9月,她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被誉为“红色初心”播种者。近年来,上海持续挖掘选树这样的先进典型,以榜样力量推动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今年还授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群体“感动上海”年度人物荣誉,并聚焦秦怡、杨怀远、徐虎、马凤山等先进模范推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连环画》第二辑,以先进典型的事迹打动人、鼓舞人。


  转自:解放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