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以文化为媒介,努力增强西方民众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更好地介绍中国的理念、道路,把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逐步扭转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逆差和弱势地位。
一是多层次、多角度打造“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可以起到营造场景、凝聚共识和传播象征意义等作用。世界上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不仅代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也是价值观念和文化习俗的集中体现。
我国的56个民族在推进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并形成了大量带有民族色彩的“文化符号”。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关于语言文字的符号,我国有多种语言和文字,使用范围最广的、时间最长的、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汉语和汉字;
关于政治的象征性符号,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具有价值共识性的符号;
关于仪式和庆典的符号,具体包括特定的器物、音乐、动作、人物、程序、礼节等,其主要功能是从整体上表达、传递具体的社会意识;
关于地理的符号,如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关于节日的文化符号,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与美好憧憬;
关于实践范式符号,如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智慧,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进行对外传播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的“文化符号”。要以这些“文化符号”为基石,逐步构建起中华民族的文化形象,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感染力。
二是善于运用“文化嫁接点”。
美国是一个善于运用“文化嫁接点”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利用强大的媒体宣传优势,把美国的流行音乐“迪斯科”乐曲推介给各国青年,逐渐增加了年轻一代对美国文化的好感。
在美国国内,黑人与白人之间的“跨文化问题”也很多。为了促进民族融合,美国媒体尽力去挖掘“黑人音乐”的魅力,并开始推介一些“亲白人”的黑人音乐家。这些黑人音乐家在演奏或演唱时,会融合白人流行音乐元素,从而在多元化“文化嫁接点”上实现快速融合。
曾几何时,中国的一些年轻人也曾习惯于过“圣诞节”等洋节;曾几何时,中国的年轻人也曾迷恋过好莱坞电影,一部《功夫熊猫》电影让好莱坞的价值观借助“中国元素”的外包装触动了亿万国人的心房。
我们要积极寻找中西文化的嫁接点,讲事实说服人,讲形象打动人,讲情感感染人,讲道理影响人,不断增强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认同。现在,国际上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为中国点赞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走的是正路、行的是大道,必须增强底气、鼓起士气,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积极促进文化与发展认同。
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我们的国际传播内容丰富前所未有、舞台广阔前所未有。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要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对妖魔化、污名化中国和中国人民的言论,要及时予以揭露和驳斥。
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有能力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有责任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中国千百年来的生动实践,全面阐述中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生动说明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智慧。
为此,有必要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推动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包括更好发挥高层次专家作用,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
归根结底,要着力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转自:解放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