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太原食品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小吃的香气在商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里飘散,游客们有说有笑,推杯换盏,在柔柔的晚风里,尽享休闲时光。
这满满的“烟火气”,正是我省文旅市场蓬勃发展、市场主体活力倍增的生动写照。
高质量发展是长期以来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同样也是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的主线。一路走来,山西文旅业实施了一系列强基础、利长远的重大政策,打造出一批重大精品项目,高品质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正成为释放绿色经济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高质量发展,既要注重“量”的积累,更要聚焦解决“质”的问题。立足“起飞质变”新阶段,如今,全省文旅系统正加速实现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倍增、提质增效,推动山西文旅业实现从“资源时代”迈入“品牌时代”。
从市场主体看发展前景——
“在这里投资办企,我们有信心!”
企业,是市场的“风向标”。在山西,大大小小的文旅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阵地。正确对待市场主体的发展和短板,有助于增强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山西的发展稳定,营商环境优良,是投资兴业的好地方,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初秋的太原方特东方神画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小丑嘉年华、焰火晚会、熊出没剧场等吸引着八方游客,看着满园的“人气”,园区市场营销负责人满脸笑容,踌躇满志。
太原方特东方神画的建立,就是为了打造山西省文旅融合标杆。让这位负责人没有想到的是,30亿元的大项目,从考察洽谈到动工很快完成,工商注册和银行账户开户等证照手续办理也是“一路绿灯”。“投资期间,我们不仅享受到政策优惠,政府还给园区周边修了道路,配套指示牌,开通了旅游公交专线,在这里投资办企很有吸引力。”他对山西的“软环境”很满意。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山西文旅业的发展动力,纷纷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一展拳脚,实现梦想。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省狠抓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包装了1000多个项目,总投资1万亿元;吸引华侨城、华强方特、乐华恒业等知名企业落户山西,开工建设176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90亿元……
是什么让山西文旅投资逆势飞扬?
“保市场主体,必须抓住保中小企业这个‘牛鼻子’,着力帮扶企业渡过难关,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省文旅厅产业处处长金璋介绍,我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文旅市场主体也持续稳定增长。在省级层面,我省实施文化旅游优秀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创新市场运作机制和要素保障机制,大力推进“文旅+”,加强对新业态、新主体的引导服务;在基层,以市场和要素为纽带,区域携手发展。
环境好了,市场主体纷至沓来。今年上半年,17位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组团来晋考察,期间就有七八家企业明确表达了投资山西的意愿,还有企业第一时间与项目主体进行了有效对接。
今年5月,我省拿出千余个项目参与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对接市场主体,涉及景区、度假区、主题乐园、智慧旅游云平台等多领域。此外,一批文旅项目相继建成并陆续投入运营,不仅为我省文旅业注入新活力,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消费选择。
从优质文旅产品打造看发展前景——
“乡亲们的‘旅游饭’越吃越香!”
山西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对游客及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不过,山西并没有躺在老祖宗留下的资源禀赋上“睡大觉”,而是不遗余力地打造优质文旅产品。
云竹湖湖水荡漾,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也成就了榆社这座小城。晴好的天气里,沿着平阔的27公里环湖公路前行,不仅能欣赏宜人景色,还能探寻当地“风景变钱景”的致富经,感受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力。
“路通了,景美了,人多了,乡亲们的‘旅游饭’越吃越香!”在景区附近经营农家乐的老梁忙着招呼游客。“这是政企共发力的结果,未来,我们将继续做精做优产品,在特色民宿、旅游演艺、文创产品等‘旅游+多产业’方面深耕细作。”榆社县文旅局局长孟利飞介绍,云竹湖是榆社太行旅游板块建设工作的亮点工程和代表性项目,在累计近70亿元投资的“加持”下,正由单一的沿湖开发向大生态、大景区、大旅游全域绿色发展转变。
一批批优质文化旅游产品的亮相,让今天的山西愈发迷人,“文化+”“旅游+”助推了新业态的发展。
“匆匆吆,摘花椒,椒刺儿把奴的手呀手扎了,叫了声哥哥给奴挑呀呼嗨……”每当景区“原住民”光水英唱起欢快悠扬的民歌时,来云丘山景区游玩的游客无不动容。婚俗情景剧表演,则让人们在古老的迎亲婚俗中,感受到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我省因地制宜推进文旅融合,熔铸出越来越多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旅产品,《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长城长》等一部部实景演艺融入景区,布艺、漆器、陶瓷、剪纸、皮影及民俗演艺活动等文化遗产也以各种形式与景区结合,传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起,我省将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到“十四五”末,全省A级景区将翻一番,达到500家以上。今年实施202项重点项目,重点推动部分景区上5A级,一些景区进入5A级预备名单,培育10家以上4A级景区。
随着“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的叫响,我省将打造全国山岳型夏季康养重地,培育千亿级产业。同时,加快培育森林康养、乡村康养、中医药康养、高端养老等特色康养产品品牌,推动构建康养产业发展大格局。
配套服务方面,我省今年将重点推进5个“三”,包括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尽快实现全域贯通,“三个人家”带动住宿业多元化发展,发展“三大演艺”进景区实景演出等,这些措施都将助力打造优质文旅产品,实现看景在山西,消费在山西。
从创优环境看发展动力——
“为企业排忧解难,让市场主体跑得又快又稳!”
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提质增效,共同推动文旅业大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也是我省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省文旅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不过市场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面临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市场监管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问题。
面对难点、堵点,如何破题?
在8月27日召开的全省文旅业提质增效与主体倍增工作座谈会上,业内人士与16类文旅企业代表共谋发展,就当前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市场主体倍增和提质增效开出“良方”。
“甘当店小二,主动热情为企业提供帮助,排忧解难。”在会上,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表示,各级文旅部门作为行业管理者,就是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推动问题解决。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市场各方要苦练内功,在产品迭代、内涵提升、链条延长等方面多下功夫,强体魄、壮筋骨,才能让市场主体跑得又快又稳。
目标明确,谋事蓄势。
我省将围绕宽准入、扩规模、提质量、优环境,通过改革创新、政策激励,逐步扭转文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的局面,做强做大市场主体存量。聚焦文化强省、乡村振兴、消费升级做增量,推动文旅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市场主体数量翻番。
以龙头牵引促提质,在推动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再规划、再开发,打造国际级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一批龙头景区。
以优化配套丰业态,完善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服务体系建设,引进一批国际知名高星级品牌酒店,打造一批智慧化、时尚化、主题化高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度假酒店和文化酒店,持续推进“三个人家”创建,依托古村落、古民居、工业遗址等打造一批品牌化、特色化的精品乡村民宿群。
以文旅融合添动能,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理念,打造一批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开发一批具有晋风晋韵的文创和旅游商品。围绕“品质、品牌、品位”,打造温泉康养度假区、特色文旅小镇、森林康养基地等。
以招商引资促倍增,聚焦“三个一批”,谋划建设一批能够体现三晋文化特色的文旅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精心推动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太行山文化旅游带重点项目建设。对接环渤海、长三角、大湾区知名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大资本、知名团队。
以创优环境激活力,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三提升行动,营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研究制定优化文旅消费环境若干意见,不断优化游客体验,创造良好口碑,打造“满意在山西”服务品牌。
站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山西文旅业步履铿锵。
转自:山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