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音乐产业聚集区的内容建设与运营 他们这样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9-11





  从2009年首个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批准组建至今,我国音乐产业园区发展势头不断向好,产业集聚带动效益日益显现。如何进一步推动音乐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好园区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前不久举办的2021中国(北京)音乐产业大会上,业内代表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注Z世代音乐新消费


    作为北京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园区之一,“1919”园区位于北京CBD定福庄国家传媒走廊东端,在其周边有数所高校,聚集了不少有才华、有理想的青年。1919园区总经理高金红谈到,1919园区正在尝试创造一些新的文化场景,以进一步增加园区文化活力。

  “观察Z世代人群的消费观念,95后、00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给我的感受是他们的消费观念是始于颜值,陷于品质,忠于社交。他们非常喜欢有创意性的社会空间,喜欢人性化的服务和内容,尤其喜欢那些形式好玩、内容丰富的音乐消费场景,并愿意为之买单。”高金红认为,Z时代及其背后的音乐创作内容、音乐消费观念以及音乐社交在当下颇有关注的必要。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新生力量,基地园区创新变革必须考虑到这一现实现状。

  科技赋能产业跨越式发展

  目前,数字音乐产业已经成为音乐产业的核心产业之一。作为数字音乐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5G、VR、AR、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技术正在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三年前,深圳音乐科技园区开始筹备打造。围绕民族音乐文化数字化升级、AI人工智能音乐应用、音乐创作工作室、音频技术开发实验室,以及企业数字化展示等方面,致力于打造集“科技+文化+服务+平台”为一体的音乐科技集聚区。

  深圳音乐科技园区相关负责人李伟佳表示,深圳是一座引领科技创新的城市,音乐产业集聚区的内容建设与运营,应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用高科技赋能音乐产业跨越式发展。如何将深圳的音乐产业与科技完美融合?从一个园区的运营角度出发,李伟佳认为,应做好音乐从内容创作到市场产品的相互连接,如智能家居、AI交互等高科技的产品,其所包含的音频等内容都与音乐文化息息相关。他还透露,今年年底或将启动深圳音乐科技园一期建设工作。

  强化平台意识做好跨界创新

  深耕市场多年,保利商业作为专注商业资产投资运营管理的平台,通过对业态、商业模式、投资模式进行创新探索,不断利用创新资源,赋能商业场景,打造“艺术·有趣·生活·商业”的生态闭环。

  对于园区集聚区的建设和运营,保利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柯也分享了他的几点思考。首先是平台意识要强,抓住两头供需关系的同时,也要满足中间需求的差异;其次是在内容打造和运营管理方面,要有效规避同质化问题,做好内容资源组合以及运营提升的辅助性服务;再者要有跨界思维,做好创新。“以艺术培训机构为例,未来培训机构发展的机会要么在社区,要么在购物中心,社区离家近,比较方便。购物中心是多元组合,让小孩在购物中心参加培训,家长解放自我,各自需求可以一站式满足”。

  洗牌深化倒逼精耕细作

  前不久发布的《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白皮书(2021)》显示,“十四五”期间预计将是产业园区“大洗牌”的时期,那些能够为企业带来发展助力、帮助产业升级发展的园区企业,将从传统园区盘面中不断抢夺优质企业;那些构建了数智化平台、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的园区,将通过多园区的联动运营和互联合作的强大管理能力,不断将那些缺乏大盘面经营管理能力的园区并购。

  洗牌期的到来,意味着产业园区将迎来运营服务精耕细作、创新发展的新时代。谈及如何打通集聚区运营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多元业态有效落地,高金红表示,要注意强化区域协同效应,从全产业链条上去打通各环节的服务工作,与此同时,还要严格遵循音乐产业规划中的协同发展方向。“作为产业集聚区,就是要把全产业链和企业的生命周期拉长,让小企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大企业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资源,让他们能够把核心力量释放出来,在园区里形成生态圈。这样不管是从宣传成本还是人力成本上都能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音乐行业类别及其细分行业

  事实上,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今在进行园区投资时,相对以往也更加注重穿透产业链进行布局。北京共融投资有限公司创始人刘亮谈到,如果园区同时容纳了核心层、关联层、拓展层等相关业态,再加入一些新的技术,那么它就有了一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野霏表示,北京市高度重视音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未来将出台推动音乐产业繁荣发展的专项政策,高标准、高水平推动市级音乐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打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产业发展空间,将通过现场表演、流动演出等方式,创建更多音乐网红打卡地,让音乐真正融入人民的美好生活之中。(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


  转自: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