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十四五”时期,山西将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熔铸发展文化软实力。科学把握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需要把握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山西是文化资源大省,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新时代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保持发展的定力。一方面,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是个好事,表明了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必须排除急功近利的干扰,不能以牺牲文化的社会属性为代价,强搞市场化刺激。否则,文化产业缺乏持久活力。要保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定力,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中寻找发展空间和产业效益。
强化顶层设计,突出协同配合力。一方面,要突出整体设计和战略谋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地位,精准制定、科学谋划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中长期规划。另一方面,要注重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从政策、管理、机制、税收、财政、金融、土地、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予以配套支持和协同服务,推动文化与旅游、贸易、科技、金融、制造等跨界融合,协同推进,重塑文化产业的生态环境,生产更多大众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更好促进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要从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既要编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和指导意见,也要制定重点区域、关键领域等配套规划和专项政策,切实做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规划与推进相关专项政策相配合,短期目标与中长期计划相结合,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奠定制度基础。
守正创新,坚持正确导向。发挥政府作用以规范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目标和全民意志,发挥市场作用以激发文化产业创造活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始终强调要把握好两个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指引我国文化产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传播正能量、壮大主流舆论的同时,取得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性成果。在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上,要进一步精准细致地厘清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边界,健全市场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使“放”“管”“服”更好结合,创造导向正确、活力迸发、秩序井然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特色就有亮点,有亮点就有优势。一要遵循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从区域实际和市场需求出发,构建富有系统性、层次性、可行性的文化产业体系,让不同层次文化产业园区、富有特色亮点的文化产业,在文化产业市场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要彰显文化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带动功能,依托和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对其进行科技提升、创意转化,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三要着力打造线上线下文化产业品牌,把传统展会模式与新业态相结合,充分发挥大型电商平台的作用和效应。四要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一批文旅地标品牌,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影响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实现旅以文兴、文以旅传、以旅促文、以文促旅,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名片。
加强内外交流,提升文化产业影响力。唯有交流才有比较,有比较才显优势。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引导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挖掘广电、出版、演艺、动漫的品牌价值,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数字出版、手机游戏等新产品新服务;深度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让伟人故里、文化名人及其英雄事迹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大力发展文化对外交流和贸易,借鉴先进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成果转化做法。要深化与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的联系,鼓励文化贸易、文化投资有机融合,积极拓展海外文化产品市场,将中国文化理念、艺术产品与世界公众分享,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效益。宣传推介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优惠政策等,并利用全媒体与自媒体等宣传平台大力推介我们的历史文化,增强文化企业入驻“投资信心”。
加强科技支撑和融合发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国经济力量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但文化软实力竞争力依然有待加强,迫切需要科技支撑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要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使我国迅速提升的数字竞争力赋能于文化产业,在数字化基础上拓展产业融合广度和深度。(作者: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李隽;本文系山西省软科学课题“精神生产视域下山西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041054-1)
转自:山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