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夜经济”,“水韵江苏”展现文化和旅游消费新活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9-05





  从夜间延时开放的景区、博物馆,到24小时书店、24小时咖啡厅,曾经沉寂的夜色如今被点亮,人们有了越来越多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选择。

  近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2个。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是指以地域特色文化为核心,依托一定的夜间景观环境,实施一体化夜间场景设计与打造,形成文旅商深度融合、业态产品丰富多样、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消费环境和管理运营机制优、品牌和市场影响力大、文化和旅游消费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空间。

  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云涌的背后,是江苏各地大力发展夜经济、挖掘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有力支撑。南京的“夜之金陵”、苏州的“姑苏八点半”、常州的“龙城夜未央”、无锡的“今夜‘梁’宵”、扬州的“二分明月”、徐州的“国潮汉风·夜彭城”、泰州的“凤城河夜泰美”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品牌,正扮靓“水韵江苏”的夜色。

  让我们走马大江南北,循着璀璨的夜色,看看各地究竟如何创新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

  文旅商深融合,开辟夜间消费新模式

  暮色四合,流水潺潺,汉服爱好者们手提灯笼,摇橹船上“琴棋书画”在古镇水巷巡游展示……今年端午假期,昆山周庄景区开展穿汉服免费畅游水乡的活动,吸引了不少汉服爱好者前来打卡。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的周庄,不仅有河埠廊坊、小桥流水,也有华灯闪烁、精彩演出,而且往往在夜晚更别有一番古韵。

  “周庄的夜游体验不会乏味。在观景方面,游客夜晚在周庄可以看到南湖湾、蚬江湾光影秀和《四季周庄》等水乡实景演出。饮食方面可以体验沿河夜间休闲餐饮和‘沈厅酒家’等老店。我们还提升改造张厅、沈厅等景点,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9点,游客触摸馆内的多媒体可以和历史名人‘对话’。”江苏水乡周庄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周庄景区夜间游客恢复势头良好,与2019年基本持平,游客总体过夜率达到35%,“夜周庄”已成为周庄镇的一块闪亮品牌。

  近年来,这样的“夜色之变”,在大江南北悄然上演——

  在星光下、花海里,听听歌曲,漫步欧式小镇,是不是很浪漫?这些都可以在盐城市大丰区荷兰花海旅游风情小镇体验到。“为了打造‘中国最大的爱情圣地’这个目标,我们在荷兰花海景区引入大型沉浸式情景体验剧《只有爱·戏剧幻城》,配套建设的还有花市、婚纱摄影基地、荷兰风情的商业街区,以及爱情主题餐饮住宿。”江苏裕丰旅游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花海只在白天开放,如今,夜晚更值得来玩,等到阿姆斯特丹酒店和欧风小镇建成,荷兰花海旅游风情小镇还将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夜花海、全国唯一的爱情主题夜公园。

  围绕自带流量的大型景区,通过品牌打造进行“二度引流”,也成为做强夜间文旅业态的路径之一。扬州瘦西湖深入挖掘扬州历史文化资源和运河文化个性,结合瘦西湖特色文化,营造夜间经济发展氛围,打造“二分明月忆扬州”唐诗主题大型沉浸式夜游,提档升级夜市、夜演、夜展等旅游业态,夜间文旅消费氛围浓厚,成功打响“二分明月”夜经济品牌。

  景区、小镇点亮夜色,历史文化街区的夜晚也同样亮了起来。如皋市东大街街心铺满麻面石板,留有独轮车印辙,路肩镶麻石条,充满南宋时代的街面特色。近年来,街区营业延至晚上10点,“雉水之夜”不仅为本地居民集中带来“如皋杖头木偶戏”、长寿八大碗等夜间餐饮游玩体验,也向外界展现了如皋香袋、如皋风筝、如皋花灯等非遗风采,节假日街区夜间瞬时客流可达1万人。

  开掘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连云港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云台山北麓,北临黄海,在民国神韵风情之外更有山海港城特征。夜间的篝火晚会、夜回民国活动,节假日的生蚝节、啤酒节,都成为街区的独家特色。街区年总收入近1400万元,其中,夜间消费占比高达65%。

  “文化+旅游+商业”融合的案例还有很多——苏州金鸡湖景区开设大陆首家诚品书店并首次启动“36小时不打烊”活动,从金鸡湖东到湖西,东方之门、月光码头、李公堤、诚品书店等一个个地标建筑在璀璨的灯光下光影变幻;镇江西津渡将观音洞、救生会、云台阁、方志馆、民间艺术馆、镇江博物馆串珠成链,打造“文博西津”文化新动线;常州环球恐龙城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集合中华恐龙园、迪诺水镇街区等文旅商项目,突出地标夜游、科技夜秀、创意夜演、文化夜展、主题夜宿等特色,形成集文化艺术、光影科技和互动演绎于一体的夜游打卡地……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在夜空下绽放着更加迷人的光彩。

  创优业态场景,以消费带动产业升级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拉动消费、扩大内需,这两年各地纷纷研究出台政策鼓励“夜间经济”。

  实践证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对推动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而促进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正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容增效的重要抓手。

  2019年8月12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文化和旅游场所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到2022年,建设20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2020年3月19日印发的《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就加快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作出一系列要求,并提出,到2022年,建设30个以上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0个以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两份文件出台后,2020年9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江苏省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指南(试行)》和《江苏省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评价指标(试行)》,随即组织申报评选出30家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单位,并给予每家100万元建设引导资金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最终名单应运而生,并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向文化和旅游部优选推荐10个集聚区,申报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向“国字号”发起有力冲击。

  翻看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建情况,可以发现大都有着相似的共性值得借鉴——根据《江苏省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指南(试行)》要求,集聚区需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供给上应业态多元,集聚区功能应当完善,同时具有较高的贡献度和带动性。具体来说,地方需挖掘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发展夜演、夜展、夜读、夜娱、夜秀、夜游、夜食、夜购、夜宿等业态,提供精细、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所在地党委、政府应将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项目纳入各类文化和旅游创建内容,打造夜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提升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对当地文化及旅游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近两年,考虑到疫情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人们出行受到限制,很多居民存在旅游需求,我们就在加强身边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上着手。今年,江苏推出长达4个月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广季’,着重加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正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陈劲松表示,夜间经济是城市发展繁荣的一面镜子,也是彰显城市文化特色与消费活力的重要载体。文化和旅游部门认定一批夜间文化及旅游消费集聚区,相当于推出一种新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景及文化和旅游消费机制,促进各地在城市建设中打造新的文化及旅游消费空间,让更多人走出家门有优质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可以消费,进一步用消费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迭代升级,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形成品牌效应,让夜经济持续“亮”下去

  尽管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选择在深夜“亮灯”,但夜间经济发展仍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需要认识到的是,发展夜间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主体以及消费者通力合作,这也对地方政府的发展理念、治理水平提出全方位新要求。

  如何打造更多优质的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从而拉动消费提升、助力经济发展呢?

  眼下,各地倡导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正符合城市更新、文化赋能的思路,其目的是把城市中的一些空间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因为疫情,大家没办法走远,那么就要扩展更多、更新的文化和旅游消费空间,形成稳定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而着重夜间,则是因为夜间与白天有完全不同的体验。因为白天人们要工作,夜间的消费时间往往更长。

  以南京长江路为例,全长约1800米,集萃古都金陵1800多年历史,集聚文旅商资源载体30余处,年客流量近2000万人次。集聚区通过景观亮化提档升级、南京D9街区建成开街,联动周边的文博场馆和景点等文旅业态,策划推出“千年文脉、一路经典”和“1800米、1800年”品牌概念,聚力打造让游客变顾客、变常客、变夜客,全面升级“新消费”、擦亮“金名片”,打造越夜越精彩“色香味”俱全的文旅“夜宴”。

  文化和旅游部门此次集中推出第一批认定名单,也正是希望这22个集聚区能够持续推进建设和发展,形成品牌效应,带动更多的优质集聚区出现。

  除了更新消费体验外,交通出行、消费保障等同样重要。比如夜间公交地铁停运,夜归人的交通成本随之上升;消费者花钱却得不到保障,也容易让人不敢消费。去年底,苏州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当地发展夜经济计划中推出“全市域”无理由退货消费保障机制,政府设立“无理由退货”资金池,先行退款再处理,意在让人们放心消费。由此看出,在打造夜经济之际,需要强化“用户思维”,进一步检视营商环境、消费保障、政策工具、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哪些提升空间。

  放眼未来,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还可以延伸到更细致的肌理。除了要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开放夜间旅游线路或延长观光时间,也要鼓励它们深化新技术应用,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体验型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并推动夜间文旅产品与服务向线上延伸拓展。

  惟变不变,入选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仅仅是开始,各地让夜经济持续“亮”下去还任重道远。江苏项王故里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核心景区的运营管理提升,将项羽传说、虞姬传说等融入景区演出节目,进一步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深化掌上游园体验,提供全景 VR 导览+体验式营销,实现游客“衣、食、住、行、游、购、娱”一码自由通行,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夜色之美……

  我们相信,有汗水的付出,涌现更多省级乃至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指日可待。


  转自:新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