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智慧平台:让阅读更加便捷有趣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图书馆建馆15周年。在文化与科技日趋融合发展的当下,盐田区图书馆紧握“文化+科技”的抓手,通过创建“盐田区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进一步推广智慧图书馆总分馆、智慧服务提升...
    2018-11-20
  • “数字敦煌”30年:从构想到不断完善

    今年夏天,敦煌莫高窟客流量创40年同期新高。“如果你爱她,就要保护她!如果你爱她,就在春季、冬季、秋季再来欣赏她的美……”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随即出现了这样的文字,原来是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呼吁更多游客“错峰...
    2018-11-20
  • 故宫启动3个主题性综合文创项目

    11月14日,“修身 齐家 平安天下”——故宫博物院主题性综合文化创意项目研发模式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金榜题名”“宫囍·龙凤呈祥”“故宫中国节”3个主题性综合文创项目正式启动。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发布会。
    2018-11-15
  • 杭州文创向世界发出"新声"!文创"走出去"才能"融进去"

    在杭州无数张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中,或许你不曾注意到这样一张世界级“金名片”——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早在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了第一批“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全球只有5个,杭州是唯一入选的中国城市。
    2018-11-14
  • 培养VR创作人才 做好产业内容输出

    11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VR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在江西南昌结业。该项目由中国动漫集团负责实施,历时50天,吸引了来自全国21个省区市的50名VR相关行业研究人员和企业人士。
    2018-11-13
  • 文化传统和新技术共同支撑信用建设

    “最近5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大对失信人员的惩治力度,中国公民在海外工作、生活、旅游的形象不断改善。” 泰国泰中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玉兰长期研究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对于近年来中国社会诚信建设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认...
    2018-11-12
  • “文化+科技”能量有多大

    如同百川入海,不同文化在上海融合,让这里成为精彩汇聚的舞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的文旅展区,“文化+科技”的结合令观众流连驻足。
    2018-11-09
  • 国家文物局局长:互联网赋予文物新生命

    “新时代,文物与互联网的相融相生,焕发着蓬勃生机与活力。”8日,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乌镇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外部长高峰论坛”上表示。
    2018-11-09
  • 传承服饰中的东方美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精神动力

    前不久,中国传媒大学首部沉浸式创意时尚秀“52赫兹的鲸”华丽上演。其中,以中国宋瓷冰裂纹意象为灵感的“界”和以中国传统瑞鹤纹样为灵感的“鹤梦千秋”两个主题服装,为观众带来了独具东方美学意蕴的视觉体验。
    2018-11-08
  • "一分钟诊所""AI+民宿"齐亮相 乌镇很"聪明"

    “一分钟诊所”、“AI+民宿”、“透明”LED屏、无人驾驶清扫车……乌镇不仅有小桥流水的古镇风情,还有无处不在的“智慧范”。千年乌镇到底有多时尚、多“聪明”?记者6日专门体验了一把。
    2018-11-07
  • 文创产业困局几何

    媒体曾经评出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100部电影,而奥斯卡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文化创意产业带给世界的价值不可估量。
    2018-11-07
  • “文创”日历成了“香饽饽”

    “从西藏岩脊上雪豹狩猎时威武的雄姿,到阿富汗女孩海蓝色的明亮眼眸……每天一张精彩大片。”11月4日,文青小婧下单购买了130年历史《国家地理》的第一本日历,定价99元。离2019年还有两个月,文创日历市场的竞争却如火如荼。...
    2018-11-06
  • 更进一步 “助长”文创产业

    文博会上,无论是峰会、论坛环节,还是在展馆、路演现场,总会碰到几张来自对岸的“老面孔”。问他们为什么每年这么“准时”来厦参展,大家给出的答案表述各不相同,但意思是一样的:在厦门,展会主办方不仅“招展”,还会“引...
    2018-11-06
  •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妹在娘家好欢乐,手雕花来嘴唱歌……”日前,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县屯脚镇坡脚村,50多名妇女围坐在一起,手里飞针走线,说说唱唱十分热闹。
    2018-10-3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