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的文创让文物更出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4-02





  3月25日中午12时41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现象级”文创——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创下国博近20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


  买到第100万件的李雅菲,是从山东东营来北京旅游的一名95后女孩,国博是此行的重要一站。当天12点30分,她在国博馆内通过小程序线上预约,约10分钟后就取到了冰箱贴。她没想到,自己成了“见证历史”的人。


  “拿到文创后,感觉我和文物的距离更近了,一会儿我要去展厅仔细看看凤冠;把冰箱贴带回家后,还可以经常看,这段回忆会非常美好。”李雅菲说,国博文创团队还特地准备了“纪念款凤冠冰箱贴”和纪念证书,赠送给她。


  凤冠冰箱贴成了文创圈的“顶流”,其原型是什么?国家博物馆陈列工作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李雪介绍,原型是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北京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地宫,是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凤冠依明代万历时期礼制,镶嵌红、蓝宝石100余颗,珍珠4000余颗,展现了明代皇家的美学风范。


  凤冠冰箱贴的热潮,让九成以上的国博观众都会去参观展出凤冠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以时间为序的展厅中,等待一睹文物“真身”的队伍“穿越数百年”,从“明”展区一直往后排到“宋元”展区。


  文创让观众可以把博物馆“带回家”,也正在把越来越多的观众“带回”博物馆。国博(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飞说:“之前我们说,文创产品让观众能把文物‘带回家’;同时产生的效应是,(文创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观众走进博物馆、走进展厅,去关注文物本身。这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双向互动,我觉得这也是文创产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廖飞介绍,凤冠冰箱贴的“破圈”,不仅带动了设计、生产、营销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可覆盖多环节的完整文创产业链,还创造了超千人的就业机会,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我们迅速启动了凤冠IP衍生品的矩阵式开发,截至目前,已开发设计出笔记本、毛绒玩具、马面裙、雪糕、音乐盒等20余款相关文创产品,形成了‘以爆款带长尾’的文创生态链,以期进一步扩大文物本身影响力,吸引更多圈层的受众关注文物本身,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廖飞说。


  “从2024年销售数据来看,国博整体的文创产品销售金额比2023年增长了99%。”廖飞透露,除了凤冠系列,国博目前在售的文创产品约2000款,并以每年新增200款的速度不断扩大,“我们的产品涵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注重青少年的需求,比如传递知识的‘国宝护照’、拼插玩具‘青铜机甲’等”。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国博将推出《古代中国读本》及古代中国系列文创新品。在“买买买”之后,常回博物馆看看,已成为众多年轻人的选择。


  转自:中国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