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上巳节当天,市民游客凡身着传统服饰,可免票入园。”上海古猗园日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一份邀请函,当天园内的逸野堂还将为传统服饰爱好者免费点花钿。
豫园商圈里“仲春花朝节”同样姹紫嫣红。除了运营方安排的国风活动外,很多市民游客自发穿着传统服饰,前往打卡。在社交分享平台,“上海古风拍摄地”“汉服写真”等均成为热搜关键词,网友们纷纷点赞古猗园、豫园、申园等古典韵味浓郁的地标。以汉服为代表的国风文化消费为何这么热?透露出哪些信号?
更注重文化内涵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教授倪海郡分析,当下的年轻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时尚或流行,而更加注重文化内涵和品质。与国风相关的各种体验、服务以及商品,正是符合这一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国风文化的兴起提供了便利,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更加便捷地了解中国文化,而且网友自发形成的分享、探讨也提供了更加多样和丰富的文化体验。
对于国风文化的热度,一线工作者感受更直观。古梓月国风摄影工作室摄影师马克(化名)和同伴在古猗园驻点提供汉服造型、拍摄等服务,最近一个半月来,消费者络绎不绝,每到双休日,拍摄档期全部排满,“汉服体验一直在升温,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汉服以及汉服背后的中国文化表现出了兴趣。”
邀请身着传统服饰游客免费游园的古猗园,同样希望借着最直观的传统服饰之美,吸引更多人了解和传播传统文化。比如,在上巳节发出邀约,希望能潜移默化地告诉大家,农历三月三的上巳节有“上巳春嬉”等民俗。
拍照打卡只是第一步
在豫园商圈的“仲春花朝节”上,除了“好看”“适合拍照”外,还很容易让人产生“买买买”的念头。豫园中心广场搭建的市集场景还原了宋代勾栏瓦肆的闹春景象,各种各样的国风文创产品、非遗制品等让人眼花缭乱。
豫园相关人士表示,除了拍照打卡,汉服热、国风热还能为文化消费出力。在公众看来,“仲春花朝节”是应景的主题活动,殊不知,它属于豫园“节气江南”IP,该IP此前还举办过“仲秋月神游”“山海奇豫记·豫园灯会”两场文化盛宴。国风主题活动整合了商圈里的各种服务、商品资源,通过高颜值的场景呈现、年轻化的表达方式等,给市民游客带去不一样的消费体验,赋予传统商业新活力。
倪海郡说,拍照打卡只是国风消费的第一步,更广的空间是如何把新一代消费者对国风的热情,与能吸引他们注意的产品和服务结合。“最重要的是要有多样化、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要能引入年轻群体的创意、与当下热门科技结合等。”
近两年来与“国风”一起走红的,还有“国潮”。一字之差,区别在于两者都强调文化传承,但“国潮”的商品属性更强一些。“国风”与“国潮”并不割裂,而是可以进一步融合。在很多国风体验项目中,服务和商品的选择比较有限;同样地,有些国潮商品本身很不错,但陈列或销售的方式比较传统,缺乏让人拍照分享的冲动。所以,面对日渐升温的国风消费,从业者能探索的还有很多。
转自:解放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