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九旅游消费热点前瞻:文旅融合 品质提升 个性小众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1-24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占比为44.2%。其中,旅游休闲成为人们消费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旅游休闲正逐渐升级为“幸福必需品”。“文旅融合”“品质提升”“个性小众”将成为2019年三大旅游主题词。


  更注重美食、美景、体验,旅游成“幸福必需品”


  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旅游人数约为55.4亿人次,收入约5.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6%和12.3%;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约为1.48亿人次,同比增长13.5%。国内游收入增速快于旅游人次增速,反映人们旅游休闲需求升级。


  业界分析,2018年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具有文旅融合、品质提升、个性化增强等特征,而这一趋势在2019年也将延续。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以2018年国庆黄金周为例,有90%的游客在旅途中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文化活动,40%的游客到过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文化场所,还有众多游客前往红色旅游目的地缅怀革命先烈。


  携程、驴妈妈等旅游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游客更愿意在美食、美景、住宿及体验活动上增加支出。人们日益将旅游看作享受天伦、犒劳全家的“幸福必需品”。


  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称,人们更加注重体验。个性化、主题化、定制化旅游产品高速增长,私家团增长较快,占比接近10%。


  出境游方面,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游客的足迹覆盖了157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传统热门目的地,更多曾相对小众的目的地正在被中国游客发现和喜欢。


  钱多了、路通了、全球伙伴多了,供需发展相辅相成


  32岁的上海人王茜喜欢前往各地旅行。近年来,从长三角江南水乡到云南哈尼梯田,从斯里兰卡茶园到毛里求斯海岛,她越走越远,行前决定时间却越来越短。2018年她选择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入境待遇的阿联酋,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从鲜见的“奢侈品”到“生活调味剂”,再到如今的“幸福必需品”,我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是最重要的原因。


  以业内通行的消费水平衡量,日均消费在20至50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35元至338元)的都市休闲客群人数正快速增长。


  国内更为便捷的交通更好地保障人们出行。旅游机构数据显示,最新开通运营的哈牡高铁、杭黄高铁在2019年新年伊始就表现不俗,乘高铁前往哈尔滨、黄山的游客量快速增长。


  “一带一路”合作深化、签证更为便利、支付和语言环境不断优化等因素推动我国前往远距离目的地的出境游客量增长明显。


  业内预计,2019年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将继续保持量质提升。携程旅游大数据研究中心研究员彭亮说,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消费升级与差异化趋势将更为明显。


  “升级版”需求呼唤“升级版”供给


  业内人士分析,2019年“升级版”的旅游休闲需求呼唤“升级版”的旅游供给。


  从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传递出消息:今年我国将以乡村民宿为抓手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推动红色旅游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有序引导和推动冰雪旅游、温泉旅游、邮轮游艇旅游、自驾车旅居车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等度假休闲旅游产品建设。


  越来越多的旅游从业者不断创新推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旅产品。长期深耕云南旅游市场的云度旅行创始人冯志国认为,我国游客可分为三类:观光型、度假型、体验型。今年将推出更多主题鲜明的定制游,例如瑜伽、高铁、非遗主题等,为细分客群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


  “人们出游意愿增强也是对各目的地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考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游客期待更多、更便捷的公共服务,例如打通铁路到景区‘最后一公里’、打通区间‘断头路’等。”华东师范大学休闲研究中心主任楼嘉军说。


  日前,上海青浦,浙江湖州、嘉善,江苏昆山、苏州吴江等地旅游部门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湖区旅游联盟,推动休闲、运动、旅游、食宿、会议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为规范国内旅游市场秩序,文化和旅游部去年12月印发《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系统,加快旅游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华社上海1月23日电 记者陈爱平、龚雯、高少华)


  原标题:二〇一九旅游消费热点前瞻:文旅融合 品质提升 个性小众


  转自:光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