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蓝,地黄黄,打起个腰鼓精气畅。”在陕北大地,磅礴奔放的山地腰鼓、激扬粗犷的陕北说书,还有延川女子手中随心所欲、质朴大胆的剪纸,无不诉说着绚丽多姿的黄土风情。
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热贡地区的隆务河畔,村落里家家作画、人人从艺,唐卡、堆绣、石雕、泥塑、建筑彩绘等热贡艺术不仅描绘出热贡文化的瑰丽多彩,当地居民还运用这些独具特色的技艺滋养和改善生活。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推动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的重要抓手。自2007年以来,我国在全国17个省、区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简称生态区),其中西部地区设立了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10个生态区。在“见人见物见生活”重要理念和“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指导下,近年来,西部地区的生态区建设呈现出鲜明的特色。
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
经济和发展优势
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区域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非遗保护进程中的一大创举。多年来,通过西部各生态区所在地的积极努力和悉心建设,许多地区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生态得到了较好的修复和优化。
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变化尤为明显。对于藏戏、堆绣、泥塑、热贡六月会等存续状况相对薄弱的非遗项目,该生态区投入上千万元资金,在技艺传承保护、传习场地修缮、宣传展示等方面给予有力扶持。如今,民间藏戏团体已从2008年的5家增加至18家,举办热贡六月会传统习俗的村落从过去的8个发展至24个,堆绣、泥塑从艺人数也从9年前的百余名增加到上千名。
“如今在热贡,各个非遗项目的传承群体不断壮大,传承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热贡文化的知名度显著提升。文化资源优势正不断转化为地区的经济和发展优势。”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赵显祥说。数据显示,该生态区热贡艺术品销售收入及文化产业收入已从2011年的2.4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7.8亿元;通过支持开展民俗活动、设立非遗旅游线路、开发非遗旅游产品等方式,旅游总收入也从2011年的3.8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6.07亿元;许多村落因非遗传承受益,已成为青海精准扶贫工作和文化技能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
其实,不仅是热贡,在陕北、贵州黔东南、青海果洛……通过生态区的建设,西部普遍建设了一大批非遗传习保护利用设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非遗品牌活动,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参与非遗保护传承而增强了文化获得感。
要契合时代、环境
和民众的需求变化
整体性保护要注重文化遗产与周围环境的依存关系。在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兰静看来,生态区的建设要根据时代、环境和民众需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推进。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08年为应对“5·12”汶川地震对羌族文化生态造成的严重破坏而建立的。在着力推进羌族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过程中,面对移民村的文化生态保护和传承问题,该生态区勇于探寻与当地情况和民众需求相适应的发展之路。
木梯村、直台村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龙溪乡的两个羌族村落,因受灾严重无法原址重建,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2009年整体移民安置到成都邛崃市的南宝山镇。“整体搬迁后,在全新的生活环境下,如何在移民村保护好羌族文化基因、让移民村村民重拾文化自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四川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唐明说。
为了找到移民村的良性发展模式,在四川省文化厅的组织下,成都市、阿坝州及邛崃市、汶川县的文化部门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和摸索实践,先后出台多项创新举措,解决了原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身份认定、非遗项目申报等遗留问题,并将移民村纳入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当地村民开展羌族文化保护工作,大力支持移民村发挥羌族文化资源优势,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
夯实生态区建设
地方政府仍需发力
自2007年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以来,我国探索生态区建设已走过了10余年的路程,在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的同时,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为此,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去年就曾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举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就进一步推进生态区建设展开讨论。日前,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又按片区在陕西延安组织开展了“西部地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经验交流活动”,来自10个生态区的100余名文化部门的分管负责同志实地考察了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深入交流了西部地区生态区建设经验,就建立完善的生态区建设管理机制进行研讨。
生态区建设的基本抓手是推进国家和地方财政增加投入。参加座谈会的代表普遍认为,要进一步夯实生态区建设,地方政府仍需发力。2008年至2017年,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生态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8576亿元,其中仅2017年就达1.0163亿元,涉及包括103个国家级贫困县在内的220个县(市、区)。然而,有的地方党委、政府还未将生态区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预算和工作考核目标,生态区建设中仅依赖中央财政,地方投入明显不足。
陕西省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杨树栋说,西部地区生态区的地域比较广阔,覆盖的市、县很多,而且大都在相对贫困的地区,需要保护的内容非常丰富。要科学决策、制订有效的保护措施,势必需要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工作,但专业人才的匮乏和理论研究的相对薄弱也制约了生态区建设工作的进展,未来西部地区还需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王学思)
原标题:在西部营造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景观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