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壮观的姑田游大龙,激动人心的罗坊走古事,精巧美丽的芷溪花灯,直白热烈的新泉烧炮……今年春节期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以“非遗版春节”为主题,精心打造文旅盛宴,在文旅市场上大放异彩,为地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其中,连城县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有幸参与了申报工作。以此为契机,今年春节期间,连城县推出系列创新活动,带动了文化旅游热潮。”连城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高小青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非遗嘉年华”擦亮文旅品牌
位于福建省西部的连城县,有着“中国客家民俗文化之乡”之称,文化底蕴深厚。
“连城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项,省级9项,市级27项,县级28项,涵盖了客家民俗、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美术、民间文学等内容,充分体现了连城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华美壮丽的客家文化。”高小青介绍,如参与“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报工作的非遗项目闽西客家元宵节庆,包含连城姑田游大龙、连城罗坊走古事、连城芷溪花灯、连城新泉烧炮。其中,姑田游大龙于2012年成功挑战最长游行花车吉尼斯世界纪录,2016年获“闽西十大经典民俗活动”荣誉,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获评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罗坊走古事也是一种传统客家民俗活动,是客家版“水上狂欢节”,于2023年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民间项目”。此外,连城县还拥有被称为“世界级印刷文明活化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等。
今年春节期间,连城县通过打造沉浸式非遗体验矩阵和民俗活动场景再造等方式,将“非遗民俗+5A冠豸”深度耦合。举办假期街区文旅活动,开展镇村游大龙、走古事、游花灯会等民俗活动,推出非遗主题游。“乙巳蛇年的连城,是一场全民参与的'非遗嘉年华',连城以'一镇一民俗'乃至'一村一民俗'的独特魅力,将客家年味儿演绎得淋漓尽致。”高小青说。
作为闽西客家元宵节庆的代表项目,连城姑田游大龙应邀参加贵州的“村超”开幕式、赴京参加多项文化活动。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主办的“民俗展演闹红火 博物馆里过大年”及“京彩中轴线 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以及798艺术区“春风得艺 皆宵遥”2025艺术元宵派对上,连城姑田游大龙进行了5场精彩展演,线上线下数十万人围观。
“我们抓住契机宣传连城县非遗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冠豸山景区,活动不仅为首都市民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更推动了连城县非遗文化走向全国,实现了文化传承与旅游推广的良性互动,有效提升了连城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高小青说。
“非遗+”助燃地方经济发展
拥有丰富非遗资源的连城县,近年来积极探索创新开发路径,如“连城寻访古建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燃旺非遗之火”等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获全国推广。不仅如此,连城县还将冠豸山景区与非遗资源相结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我们依托连城县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布局,将连城本地非遗民俗姑田游大龙、璧洲游灯笼,与潮汕英歌舞、广东醒狮和四川变脸表演进行融合,配以非遗技艺和非遗美食体验集市,举办大型非遗民俗巡游系列活动,展示非遗新活力,显著提升了景区吸引力和游客量。”高小青介绍,“连城非遗奇妙夜”大型民俗巡游活动的开展,带动周边餐饮和副食品店收入增长超150%。连城县设计了多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将冠豸山景区与非遗点串联起来,游客可以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深入了解连城的非遗文化。同时,常态化组织闽西客家十番音乐、闽西木偶戏、连城拳等6项本地非遗项目与外请的不倒翁汉服、变脸喷火、魔术、火壶火棍等项目相结合,轮番在冠豸山景区进行展示展演,为广大游客带来更具文化韵味的旅游体验,打造“非遗+”特色旅游项目,进一步提升冠豸山旅游景区的影响力,让人们尽享文旅融合的发展成果。
在不断探索中,非遗项目得到创新传承,姑田游大龙的现代蜕变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连城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加上进行品牌化、市场化运营,让这一非遗项目获得了新的生机。”高小青介绍,这些年来,连城县持续打造“连城非遗奇妙夜”“天下第一龙”等文旅品牌,对大龙制作技艺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优化体验感,运用柔性 LED灯,解决纸龙烛火安全难题,对展演人员在指导游客体验方面进行培训,加大宣传、创造条件,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参与到巡游活动中来,增加游客参与度,优化游客的体验感。
如今,文旅融合成为带动地域经济发展重要力量之一,特别是对非遗资源的开发,不仅为传统佳节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新时代的文化浪潮中展现出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无限可能。“丰富的非遗、民俗资源和冠豸山景区是连城的文旅金字招牌。今年春节文旅市场的反馈彰显了连城拥有强大的文旅潜力。我们将继续用好这两块金字招牌,推出更多市民和游客喜闻乐见的文旅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高小青表示,在未来的非遗资源开发中,还需在国际化表达、可持续运营等方面持续探索,真正实现“让文化有产值,让山水有故事”。(记者 窦新颖 实习生 廖舫仪)
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