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
翟东升在中非“一带一路”合作对话会上的发言
2019年5月30日亚的斯亚贝巴
尊敬的中国驻非盟使团大使刘豫锡先生、阿玛尼委员、各位政要、各位嘉宾、下午好!
首先祝贺中非“一带一路”合作对话会今天召开,同时也祝贺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协议今天正式生效,这对中非共建“一带一路”是件大好事。
今年4月份,中国成功召开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次论坛强调共建“一带一路”,要坚持开放、绿色、廉洁,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这是下一阶段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基本要求,既追求建设成果的高质量,也追求建设过程的高质量。这既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切的回应,也是对中国走出去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国是在自我加压,有坚定的决心和能力践行自己的承诺,欢迎包括非盟在内的国际社会监督,也希望我们一起合作践行。这两天,我与非盟官员和智库专家交谈,他们都希望中非合作要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和年轻人就业,我认为这是必须的、可行的。
这次论坛强调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就是全方位互联互通建设。这既包括交通、能源、通讯、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硬联通,也包括战略、政策、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就像计算机的硬盘和软件一样,硬联通和软联通同等重要。
这次论坛还提出,要强化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中国的传统医学说的很清楚,一个健康的体魄,必须是身体脉络通畅、心情愉悦!同样道理使我们相信,如果实现了地球上各个区域的硬联通,和人类思想、文明、政策规则的软联通,那么,人类面临的贫困、饥饿、冲突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非洲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国情和自然状况与中国相似,因而中国和非洲之间有许多共同语言,更应该互学互鉴、互帮互助、互利共赢。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唯一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农业生产能力很大,彻底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工业生产能力也很大,很多产品的生产能力全球第一,航天、高铁、清洁能源、超级计算机等产业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近几年兴起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数字经济新业态,独领风骚;中国在沙漠化治理、防灾减灾、传染病防治等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在改革开放起初就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建设过程中也培养出了一支规模大、能力强的建设队伍!更为重要的是,41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形成了发展经济、提高民生福祉的经验和理念,引起许多非洲朋友的兴趣。许多非洲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期阶段,百业待兴,市场需求巨大。中国非常理解非盟和非洲各国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工农业、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迫切心情和宏伟理想,中国的供给能力尤其适合非洲的需求。
对于中非合作,这里我提出4点意见。
一是加强双方战略规划对接,逐项狠抓落实。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已经基本完成蓝图设计,要进入精耕细作、做深做实的新阶段,中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贯彻落实各项规划政策,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及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与非盟、非洲各国签署的战略合作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产能合作计划等,转变成一个个投资合作项目,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民众能享用的成果。
二是在当前贸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中国正在加快改变对外贸易投资结构。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大框架下,加强与东南亚、非洲等区域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和产业园区建设方面的贸易投资合作,减少对个别国家市场的依赖。中国积极倡导扩大进口,这一方面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平衡中国和合作伙伴国的进出口,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很大,囤积的外汇太多并不经济也不科学,同时,合作伙伴国也需要扩大出口赚取外汇,以此扩大进口和偿还基础实施建设形成的债务,中国也会从中受益。希望中非加强加快贸易投资合作。
三是促进中非合作更协同、更深入、更细致。这是我昨天与非盟官员,一些国家政要和今天与HESPI(非洲之角经济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智库专家等会谈后得出的结论。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但不能过于超前,要密切配合产业的发展;发展数字经济,首先要把通讯网络设施建好,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网速,降低资讯费用,提高计算机、手机的普及率;既要合作发展制造业,也要合作发展物流、金融、旅游等服务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人才做支撑,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合作面临的共性困难就是难以在当地招到合适人才。所以,中非双方也要加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培养出更多适合本国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技能工人,中国企业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要吸收培养本地技术管理人员,不仅要把工程建设好,建成后也要运营好、维护好,真正把好事办好。
四是中国欢迎一切有合作意愿的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包括项目所在国企业、欧美发达国家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国际金融机构等。中国已经与法国、日本、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我们欢迎这些国家和中国一道参与非洲建设。
最后,预祝本次对话会圆满成功。谢谢!
转自:中国一带一路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