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沈丹阳:“一带一路”新起点要有新重点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4-11





  站在新起点上,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潜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沈丹阳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沈丹阳日前在出席由厦门大学与福建省商务厅联合主办,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承办的首届厦门大学“一带一路”发展论坛时表示,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投资合作持续深化,重大项目纷纷落地生根,区域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站在新起点,要加强对完善贸易投资促进机制、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等重点问题的研究。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五方面积极进展


  沈丹阳说,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在互惠中壮大。不光中国制造、中国建设、中国服务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欢迎,沿线国家也有更多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各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五大方面积极进展。


  一是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增长引擎动力更强。2014 至2017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4万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俄罗斯、蒙古、越南、吉尔吉斯斯坦、沙特、埃及等23个沿线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其中,2017年,我国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将近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出口4.3万亿元,增长12.1%,进口3.1万亿元,增长26.8%。


  以最著名的中欧班列为例,截至2018年3月底,累计开行数量已经突破7600列,今年开行达到1000列仅用时88天。现在中欧班列国内线路有61条,到达欧洲的13个国家、41个城市,成为连接亚欧的贸易大通道。就在上个月,连接欧洲与重庆的线路,已经开到了越南,将欧洲与东南亚也串联起来。在中欧班列上承运的货物,不仅有日用品、粮食、服装,更有手机、电脑、汽车零配件等工业制品,货物品类逐步向高附加值转移。


  在贸易便利化上,我国通过削减壁垒、搭建平台、完善促进进口政策,扩大了沿线国家优势产品进口,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推动了大型成套设备、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满足了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需要。13个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覆盖全国,使得货物通关时间平均缩短一半以上。


  在服务贸易发展上,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不断扩大,科技、咨询等现代服务贸易也迅速发展。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出口额近987亿美元,高于整体服务进出口额增速13个百分点。一些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不断升温。


  二是投资合作持续深化,利益纽带拉得更紧。目前,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累计直接投资超过了6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许多沿线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地,不仅合作内容非常丰富,涵盖农林开发、能源资源、加工制造、物流运输、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合作方式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商品和劳务输出为主,发展到商品、服务、资本输出“多头并进”。


  走出去方面,政府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对外投资合作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我国企业积极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装备产品、技术、标准、服务联合走出去,使中国铁路、电力、通信、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的技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2017年,我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近144亿美元,其中并购62起,投资额达88亿美元,同比增长33%,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超过1440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新签合同额的54%,较上一年增长了15%。


  引进来方面,通过放宽外资准入领域,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营造高标准的国际营商环境等措施,沿线国家来华投资持续增长,为“一带一路”建设拓展了新空间。2017年,沿线国家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超过了3800家,同比增长近33%。


  三是重大项目落地生根,示范带动效应更明显。重大项目是“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的重要抓手,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五年来,一批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一批能源、资源合作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一批制造业项目已经竣工投产,这些项目广受欢迎,形成了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闪亮“明珠”。


  比如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马期间,双方领导人共同商定、共同命名了这个重点工程。这座世界上首个在珊瑚礁上建设的跨海大桥,是马尔代夫迄今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也是中国制造的海外经典。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口项目是斯里兰卡历史上首次由其他国家对整个港口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项目。


  目前,通过综合利用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安排等政策, 一系列“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通过协调各种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发挥多双边投资合作基金作用,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截至去年底,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铁路已经竣工通车,中老铁路、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项目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伊朗德—马高铁、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等项目也在稳步实施。


  四是境外合作区陆续建成,辐射带动作用更大。目前,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共有75个,入区企业超过3400家,累计投资270多亿美元。这些园区,既有加工制造型、资源利用型、农业产业型,也有商贸物流型、科技研发型、综合开发型,它们引导中国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也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工业化进程,截至2017年底,我国境外合作区上缴东道国税费累计达2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1万个就业岗位。


  通过不断优化合作区发展布局,完善合作保障机制,拓宽资金支持范围,创新合作区融资方式,我们与越来越多有条件、有意愿的沿线国家共建经贸合作园区,吸引各国企业入园投资,逐步形成各国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集聚区,建成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五是自贸区建设扎实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更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和24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在这其中,有13个自贸伙伴、5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去年新签署的中国—格鲁吉亚、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自贸协定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开展国际贸易、投资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017年,我们还与东盟完成自贸区升级谈判。加快推进了与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以色列、新加坡等国的自贸协定谈判或升级谈判,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RCEP谈判取得积极进展,与欧亚经济联盟实质性结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启动了与欧亚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联合可行性研究。立足周边、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正在加快形成。


  去年5月份,我国成功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步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今年11月,我们还将迎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党中央着眼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们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是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实际行动。


  加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点问题


  沈丹阳强调,站在新起点上,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进一步挖掘双向投资潜力,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要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促进沿线国家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要致力于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围绕十九大的新部署,许多新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需要各方建言献策、添砖加瓦。”


  沈丹阳提出了未来一系列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如何完善贸易投资促进机制。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方提出的《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得到各国积极响应。如何在现有区域和双边合作框架下,进一步完善与相关国家的贸易投资促进机制,促进贸易增长、振兴相互投资和促进包容可持续发展,很需要深入研究。这其中包括如何推动与沿线国家商签或修订贸易投资便利化条约和协定;如何利用与相关国家的经贸联委会、混委会等合作机制开展机制化的合作;如何共同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等课题。


  ——如何切实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建立贸易投资促进机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切实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真正实现“贸易畅通”。这其中,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如何推动相关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其次,要研究如何共同创造有利于开放发展的环境,比如,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此外,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如何才能够在沿线国家加快实施?如何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通关一体化?沿线地区如何降低关税壁垒,减少贸易投资成本,促进海关通关、检验检疫、电子商务、过境运输等规范化和机制化,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如何促进贸易双向平衡。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壮大装备制造等出口。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从沿线国家扩大进口。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主动开放市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这两方面的工作如何做到位?有没有更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商务部最近提出了发展“丝路电商”新设想,支持电商平台走出去,支持企业开拓相关国家大数据和云计算市场,积极推动与相关国家建立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就是一种新探索。此外,如何大力发展与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培育贸易新增长点,也需要好好研究。


  ——如何有序引导支持对外投资。在这方面我们有三个推进重点,一是开展优势产能、装备制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做优做精重大合作项目。二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把支持对外投资和促进国内装备、服务、技术标准的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产业发展。三是实施“丝路明珠”示范工程,以境外经贸合作区、重大投资合作项目、援外标志性工程为重点,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示范。这三个重点如何推进到位,需要深入研究。


  ——如何吸引沿线国家来华投资以及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要求我们同样要积极吸引沿线国家企业到我国投资兴业,特别是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如何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如何推进国际科研项目合作,推动创新资源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如何加强与沿线国家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共同增强创新能力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撑?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如何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中方在去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的贸易畅通合作倡议,倡导共同反对保护主义,主动参与和引领全球经济议程,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增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些倡议如何才能得到有效落实?如何将“一带一路”沿线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点方向,积极同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逐步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深入研究。(记者 金辉)


  原标题:“一带一路”新起点要有新重点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周强武:一带一路需构建风险可控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周强武:一带一路需构建风险可控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四次会议4月3日在京举行。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当中“五通”中的“资金融通”,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周强武提出3点建议。
    2018-04-04
  • 王辉耀建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

    王辉耀建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企业联盟

    “一带一路”高端智库论坛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第四次会议3日在京举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兼主任、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认为,在5周年之际“一带一路”倡议如何达到被认同、被理解的新高度,需要专家学者集思广益...
    2018-04-04
  • 推动“一带一路”务实合作需用好技贸措施手段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表现为一国对贸易的不合理限制,也可以通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协调与合作,促进贸易的顺利进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付文飙指出,推动“一带一路”务实合作需要用...
    2018-04-04
  • 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基地在前海揭牌

    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基地在前海揭牌

    4月3日下午,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基地挂牌仪式暨“走出去”企业税收政策宣讲会在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举行。
    2018-04-04

热点视频

扎克伯格怒了:苹果就是在骗用户花钱 扎克伯格怒了:苹果就是在骗用户花钱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