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泉港区融媒体中心:产品“私人定制” 故事智慧传播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6-28






 
  “‘微时代’最大的特征是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格局,打破了媒体与公众之间的时空界限,这对于县区级媒体来说绝对是1+1>2的好事。”正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泉港区融媒体中心负责人郑平庭所说,泉港区融媒体中心2018年12月成立以来,从突出定制服务、推进时空融合,突出媒资管理、推进数据融合,突出实战练兵、推进团队融合等方向,打造“三突出三推进”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模式,通过半年来的实践运行磨合,该模式已逐步成形并发挥作用。

  数据融合优化媒资管理

  “建立起一个专属本土的数据资源库,有利于加强对信息真伪的核实,提高工作效率。”郑平庭认为,当前大数据以碎片化形式分布在各行业和领域,数据直接影响新闻产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因此,泉港区融媒体中心尤为注重数据资源的整合。

  泉港区融媒体中心从建设之初,就针对区内的门户网站、“两微一端”资源进行了升级,包括改版泉港新闻网,开通其网页移动端,并委托泉州网优化站内搜索、分享链接、媒体导航等功能。

  在推进媒资系统的建设上,泉港区早有先例,2016年,泉港区广播电视台就曾实施过一次“蓝光盘”工程,抢救和保护历史音像资料。现在,泉港区融媒体中心采购云存储服务器,将现有素材、历史资料等上传存储,进行集成化、数字化管理,并与区方志办发起“志慧泉港”计划,收集整理地方志、姓氏志、著作等历史文献资料。

  从2018年年底开始,泉港区融媒体中心对接方志办、档案馆、文化馆,加强信息共享、交流互动,为制作多元化、立体化新媒体产品提供保障。郑平庭介绍,今年2月推出的“泉港下雪”报道迅速刷屏,就是因为媒体引用了地方县志资料论证“百年一遇”,增强了新闻产品的可信度和厚重感。

  郑平庭认为,依托数据反映民生诉求和社会热点,是重要的新闻线索和来源,也是党委、政府精准施策的重要参考。2018年以来,针对“自来水混浊”问题,“泉港广电”政务微信录制专题报道,加强科普宣传,回应社会关切。面对“8·1”金山街突发火灾、“8·5”联合石化火炬异常燃烧等突发舆情,相关责任单位依托主流媒体、政务微信第一时间发声,迅速消除网上杂音。

  泉港区融媒体中心运营部主任唐群和说,重视数据实则是坚持“内容为王”,细化后期内容生产。中心现已针对在地泉港人、在外泉港人、情缘泉港人等泉港粉丝圈定制个性化产品。目前,“泉港广电”政务微信不仅做足“头条工程”,还推出“政务通”“特产铺”“直播秀”等特色栏目;“平安泉港”“泉港文体旅游”“青春泉港”“海城峰尾”“大美涂岭”等一大批政务微信长期居泉州市政务微信排行榜周榜前列。

  时空融合多向互动传播

  泉港区融媒体中心以泉港区广播电视台为中心,以“集中办公、媒体共建、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整改,采取“集中办公+机动作战”的方式,整合报道组、新闻中心、电视台等优质资源,并和乡镇(街道)、当地互联网企业形成合作。

  2018年,泉港区融媒体中心与9个区直单位、5家互联网企业举办首届“网络孝文化节”,结合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不同特征,通过可视化大屏呈现多媒体产品,集中审核、统一包装、分类传送。通过“微展播”“微直播”“微联播”3个微系列活动,征集评选优秀网络作品53个,进一步催化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我们已开发完成OA办公管理系统,将记者采编、稿件初审、总编签发等流程纳入系统。”唐群和介绍,系统分别设置管理员权限,实现移动化、无纸化办公的智能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稿件三审效率。

  此外,中心“泉港广电”、泉港新闻网已入驻央视新闻移动网、抖音、新福建、今日头条等大流量平台,并实现了多渠道分发,进一步助推了泉港故事的对外传播。

  团队融合加强实战练兵

  “目前,中心已协调组织部、编办,申请采取‘正规+混编’的形式,从宣传部、网信办、报道组、广电台、网安办等各单位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一支集新闻采编、产品制作、安全维护为一体的全媒型人才队伍。”郑平庭说,在团队整合上,中心以抱团取暖、联合作战的理念,变单兵作战为团队运营,提升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

  同时,泉港区融媒体中心建立了新媒体导向管理、新闻应急处置、政务舆情网上回应等工作机制,明确新闻发布流程和处置“路线图”,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采编实践和模拟演练。中心成立以来,多次组织记者、通讯员走基层,践行“四力”,进驻“泉港石化安征迁”项目一线,推出《基层女干部的知青情结》《“草帽哥”的下乡之旅》《“文化人”的接地气征迁》等典型人物报道,在当地产生良好反响。


  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