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9年的改扩建,2019年9月17日,徐悲鸿纪念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9月16日上午,徐悲鸿纪念馆举行了开馆仪式。
徐悲鸿纪念馆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一进院子,就能看到手拿画板和画笔的徐悲鸿雕塑立在中间,背后是一个四层小楼,上面有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徐悲鸿纪念馆”馆名。新馆占地面积5363.235㎡,总建筑面积10885㎡。其中一到三层为固定陈列展区,一层展厅展出徐悲鸿的生平资料、照片、故居复原室以及青年的徐悲鸿从贫穷的家乡走向世界的履历介绍;二、三层展厅分四个板块展出徐悲鸿各个时期创作的国画、油画及素描作品共计约120余幅,包括其巨幅画作《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四层为临时展厅,目前正在展出“大师眼中的大师——徐悲鸿与齐白石”研究展。通过馆藏齐白石、徐悲鸿作品的同台展出,使观众得以近观这批见证两人友谊的精品佳作,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文人交往的轶事。不仅如此,展览中还有北京画院齐白石藏徐悲鸿作品、信札等相互印证,从而为广大爱好者提供新的研究资料与角度。
徐悲鸿纪念馆展厅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徐悲鸿是我国现代影响深远的艺术大师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其将东西方绘画的优长熔为一炉,为中国美术事业开辟出一条广阔的道路。1953年徐悲鸿去世后,其夫人廖静文将其一千二百余幅呕心沥血之作和一千二百余幅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以及徐悲鸿生前从国内外收集的一万余件图书、图片、碑拓、画册与美术资料,全部无偿地捐献给国家。为纪念徐悲鸿杰出的艺术成就和对中国美术事业的贡献,1954 年,文化部以徐悲鸿北京东受禄街16 号的故居为馆址,建立徐悲鸿纪念馆,周恩来总理题写了“悲鸿故居”匾额,郭沫若题写了“徐悲鸿纪念馆”馆名;1967年因北京修建地铁,徐悲鸿纪念馆被拆除。1973年,党和政府决定恢复重建,历经十年,1982年12月,徐悲鸿纪念馆新馆在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53号落成,占地面积2180平方米,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1983 年1月31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因展出面积有限,展览设施陈旧,2010年9月1日徐悲鸿纪念馆闭馆在原址进行改扩建工程。2019年9月17日,徐悲鸿纪念馆新馆正式向社会开放。
徐悲鸿巨幅画作《愚公移山》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据悉,徐悲鸿纪念馆馆藏品有2416件。为了更好地保存徐悲鸿先生的遗作以及他倾尽毕生精力的收藏,徐悲鸿纪念馆建立现代化文物库房,分别为油画储藏区、轴画储藏区、图书资料储藏区、素描储藏区、遗物开放展示区、鉴赏区及机动区,实现了文物的分区分类规范化管理,并安装了现代化的恒湿恒温空调系统。
记者注意到,在三楼还有一个儿童开放区。“我们特意设立了儿童开放区,后期将定期举办美术活动和民俗活动,吸引更多的中小学生从小了解徐悲鸿先生精神,加深对其作品本身的理解。”徐悲鸿纪念馆书记王红英透露。
徐悲鸿纪念馆常设展厅 中国经济网记者成琪/摄
作为一个名人纪念馆,同时又是美术类的纪念馆,王红英希望观众走进纪念馆后,能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我们还将在四层多功能厅面对广大观众定期举办‘悲鸿讲堂’,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讲堂给观众讲课交流互动。”王红英说,“希望有更多的观众走进我们的纪念馆,体验和参加各种活动,让我们一起传承徐悲鸿精神。”
转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