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远帖卷、五牛图卷、圆明园兽、青铜虎鎣......这些珍贵的文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曾经流失海外,如今他们已回家。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9月17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将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流失文物回归工作,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方式,已促成了三百余批次、十五万余件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了办出高质量的展览,国家文物局在年初就专门成立了策展团队,从十五万余件、三百余批次文物中精心遴选了25个最具代表性的流失文物回归经典案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流失文物回归的历史性成就进行全面总结与展示。
“这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就进行全景式展览,从展览的规模、文物价值、呈现内容等方面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据悉,前不久刚刚成功追索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作为今年最新的追索返还工作成果和近年来整体价值最高的回归文物,将在此次展览上予以重点呈现,为广大社会公众献上回归后的“首秀”。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国家文物局供图
这次参展的600多件文物,来自于12个省市、18个文博单位,可谓是珍品云集,包括公众们非常熟悉的伯远帖卷、中秋帖卷、五牛图卷、圆明园兽首、秦公晋侯青铜器、青铜虎鎣、王处直墓浮雕、龙门石窟佛像等珍贵文物,都将在这个展览中集中亮相。
25个案例,每个案例都体现着党和国家对流失文物回归的高度重视,也汇聚着中华儿女拳拳爱国之心,凝结着一代又一代文物守护者的心血与努力,也蕴含着很多精彩曲折、不为人知的故事。作为展览的策划人之一,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透露,在此次展览中,公众可以看到一段非常珍贵的视频,“是周恩来总理接受民主德国总理归还的义和团的旗帜和永乐大典的视频,这个视频拍摄后从来没有播出过,在展览中是首次播出。”罗静告诉记者,“像伯远帖卷、中秋帖卷、五牛图等这些广为人知的国宝级文物,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他们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通过中央人民政府实施的抢救征集文物工作,而重回祖国怀抱,进入公共馆藏的。”
“作为文博工作者,我已深切体会到了流失文物回归历史给我带来的震撼和自豪,也希望这个我们投入心血、诚意与感情的展览能够带给每一个中华儿女切身的感动,让大家通过流失文物回归的独特视角,去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崛起的脚步,民族奋进的鼓点。”罗静说。
转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