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瓷之成,在阴阳之用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7-10






 

  此南宋官窑葵瓣洗釉色变化温润澄澈,开片冰裂自然相缀,宛若宝玉,浑然天成。去年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以折合人民币7000万多拍出 图/香港苏富比
  古道奇说
  文/王奇
  作者简介:
  王奇,字子异,号陶养斋,1987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先后就职于江西省博物馆、顺德市博物馆、广东美术馆、羊城晚报社,现定居美国。其从事历史及文物研究三十年,尤专于古陶瓷、青铜器、古图样,著书有《中国陶瓷鉴赏与投资》、《陶瓷教室》、《中国陶瓷实录》。其中《中国陶瓷实录》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英文版于今年发行。
  中国陶瓷业独领风骚三千年,上可供御于皇室,下可利用于黎民、百业,余者贩羹于外域。过去千余年间,外国不断在仿中国瓷器,却皆不能及,为何?瓷器之佳,贵在阴阳之用也。
  阴阳之道,自古为自然科学与人伦道德的基础。《易》:“天地交,而万物通”,指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相交,促成万物生成、变化、流行。所谓“气”,即今所谓能量。阴阳造化之功力,在各个领域的运用随处可见,在此以瓷器烧造为例。
  一器之成,始于和土,通过造型、修坯、赋彩,终于烧炼成器,《天工开物》曰:“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和土与烧窑至为关键,必须讲求阴阳调和。
  先说和土。和土指掺和不同气性之瓷土,使土性刚柔相济。明朝时,瓷都景德镇所用瓷土,以高岭土为最佳,然而仅高岭土无法成器。高岭土,又称“粳米土”,性刚、耐火,却柔性不足,需掺入柔黏之土——“糯米土”之类。《天工开物》曰:“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二山。一名高梁山(注:即高岭山,明属徽州婺源县,清改属饶州浮梁县),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在安徽祁门县),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此处,以“粳米”比喻高岭土之阳刚,以“糯米”比喻开化土的黏柔。
  清时,景德镇人将高岭土比作“骨”,开化土比作“肉”,瓷器像人一样,有骨有肉才能站得起来。当时欧洲人费尽心机试图仿造中国瓷器,一直不能成功,不懂以阴阳之道和土。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在饶州浮梁县传教,两次写长信寄往本国,介绍景德镇制瓷工艺。他在1712年9月1日的信中说:“一位富商告诉我,几年前,有几位英国人或荷兰人叫人买了坯胎土(指祁门开化山之糯米土)运回国内,想在本国制作瓷器,但因为没有带高岭土,计划终于失败。他们自己也承认了这件事,那个中国商人说起此事,笑着告诉我:他们想要一具有肌肉而无骨架也能站立的躯体。”
  瓷土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无论于何处取土,必先知其土性,巧加掺和,使刚柔相济,方谓之“和土”。
  再说烧窑。七十二道工序克成瓷器,其中烧窑的难度最大,难在哪儿呢?陶瓷论著多谈窑温多少,似乎窑温高便能烧成佳瓷。非是!窑火有文、武之分,“文火”力小而缓,阴柔绵绵,又称“慢火”或“溜火”;武火力大而猛,烈焰阳刚,又称“紧火”,烧窑之难在于文火与武火的交替而用。达不到一定炉温,坯土烧不熟,土质不能笙化为瓷质,然一味猛火紧攻,瓷器必有坼裂之病。清朱琰著《陶说》曰:“陶器入窑,初曰溜火,欲习于火而无赢。既曰紧火,欲熟于火而无缩。”又曰:“火弱则窳,火猛则偾。”
  掌火之难,在于把握文火与武火的时与度,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
  宋子《天工开物》曰:“水火既济而土和”,乃阴阳运用于陶冶的至理之言!“既济”为《易经》卦名,离火在上,坎水在下,火炎上、水润下,火生阳气,水生阴气,水火相交各得其用,成就造化之功。于是泥土坚致,瓷器乃成!
  天地间,阴阳无所不在:天为阳,地为阴;昼为阳,昏为阴;雄为阳,雌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刚为阳,柔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形态不同,名称各异而已。故孔子《易经/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作者后记
  古之所谓“道”、“天地之道”、“天道”,皆指天地万物运行之路径,即今所谓“自然规律”。万物滋生、物化流行,无不依循天地大道。陶瓷器虽不过器物而已,当中却也盛载着天地之大道!
  何以知之?上古圣人之作,必以物象明人事,又擅长以文载道,故古陶瓷器之器形、色彩多有含义,非徒然为用或为装饰而已。以下略举一些现象,请诸位细细思考:
  第一,为什么古代陶瓷器及青铜器多为三足?这一现象唯有中国才有,世界其他地区全然不见?
  第二,为什么先秦之精细陶器(包括胎色及彩绘用色)多取白黑赤三色?偶尔有绿、黄、蓝色用于彩绘,说明非烧制不成之故。
  第三,为什么皇帝祭祀天地时非用陶瓷器为祭器,而不用贵重的青铜器或金银器呢?
  凡此种种……笔者日后将陆续著文,解释其中所含道理,与众位藏家与同好们探讨。


  转自:羊城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