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才”,让古老京剧传唱不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7-09





       “全院只有一个小生演员……”省京剧艺术研究院院长李平芳谈到京剧艺术振兴中的一些问题时表示——“精品+人才”,让古老京剧传唱不息

  “走进生活,走近观众,京剧国粹才能活在当下,更好地传承发展。”日前,由省文旅厅主办,省京剧艺术研究院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京剧名段演唱会”在石家庄市裴艳玲大剧院唱响。省京剧艺术研究院院长李平芳表示,文艺院团得有更多演得了、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剧目,建立以精品育人才,以人才传经典的良性循环,才能让古老京剧传唱不息。

  演出现场,88岁高龄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沈春林,78岁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肖月珠,梅花奖获得者梁维玲等我省京剧名家名角悉数登场。此次演唱会汇聚了我省老中青优秀京剧演员,可以说全面展示了我省京剧艺术发展成果。传统剧目《穆桂英挂帅》《铡美案》《追韩信》、现代剧目《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等是代代传唱的京剧经典。“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样式,传统经典剧目之所以常演不衰,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而现代剧目则体现了京剧艺术的创新发展。”李平芳认为,戏曲是程式化的艺术,一招一式都有其艺术规律在其中,首先要继承,再谈创新和发展。

  “目前,全院只有一个小生演员,人才培养的路还很长。”李平芳说,没有人才队伍就没有戏曲传承。京剧艺术要注重基础的培养,只有底子厚了,路才会更宽。为了让青年演员尽快成长起来,下月起省京剧艺术研究院将对青年演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为他们尽可能多地提供舞台,以演出精品剧目来磨炼和提升青年演员的艺术水平。

  “京剧这门艺术需要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从小还要刻苦地练功学习,十年能出一个好角儿已经很不容易了。要想保证人才梯队建设的连续性,还得从娃娃抓起。”对于京剧人才培养,沈春林深有感触。他认为,近年来我省稳步推进的“河北省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和京剧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2017年3月,我省启动了“知声腔国粹爱家乡文华”——河北省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编写了戏曲知识读本。两年多来,戏曲文化进校园演出活动从未间断,让众多青少年喜爱上了京剧,也为传统戏曲艺术与青少年的直接沟通搭建了桥梁。

  此外,京剧艺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观众群体的培养。李平芳认为,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层次也在与时俱进,年轻人喜欢快节奏的、故事性强的、具有美感的内容,这就要求戏曲院团在演出剧目和折子戏的选择、排演上多花心思。比如在唱腔方面,一些拖腔的处理适当修改,增加舞台艺术美感等。(记者曹铮 见习记者张宇昊、崔丛丛)


  转自:河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