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在中国接连引发话题 聚焦现实题材引共鸣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4-04





  自去年《摔跤吧!爸爸》收获近13亿票房以来,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变得“饽饽香”,不仅题材受欢迎,票房也取得不俗成绩。今日,又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正式公映。影片以一对印度父母所面临的择校难题为故事,由此引发的教育话题也在观众中产生热议。


  印度电影接连引发话题


  近年来进入中国市场的宝莱坞电影,现实主义题材大行其道。《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在中国不但票房大热,更在影迷中掀起一波波的话题探讨。


  其中,《摔跤吧!爸爸》表面上讲述了父女亲情和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它触及了女性独立自强的话题。讲述女孩追逐音乐梦想的《神秘巨星》,以及讲述印度大叔帮走失小女孩找到家乡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沿用的都是类似《摔跤吧!爸爸》的套路:情节一波三折,直击观众内心,让观众欲罢不能。


  有业内人士指出,总体来说,这批印度电影的共同点是情节通俗易懂,风格幽默轻松,最关键的是电影中的社会性主题抛出一枚枚催泪弹,引起观众的共鸣。


  《起跑线》关注教育


  与探讨“填鸭式”教育的弊端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相比,今天公映的《起跑线》则是以和观众息息相关的中小学教育为话题,相较前面几部作品,《起跑线》与观众的距离更为接近。


  片中,由伊尔凡·可汗饰演的父亲拉吉是个生活在印度德里的服装店老板,他和太太米塔为了女儿上小学的问题操碎了心。米塔主张女儿一定要读最好的私立学校。在她心中,公立学校教育水准不高,环境设施不好,更重要的是无法给孩子的未来打造一个高大上的“朋友圈”。


  但是,想上私立学校并非易事,首先孩子得先经过面试。纠结再三,夫妇俩决定加入这场抢夺教育资源的大战当中。他们绞尽脑汁,却挫折不断。第一次去幼儿园排队报名,天还没亮现场已经排起了长龙,很多家长提前一晚就来占位,拉吉连报名表格都拿不到。


  他们又决定转战私立学校附近的“学区房”。但是,好的学校除了要求学生必须住在学区房里,孩子的父母还要接受各种考核,学历、职业、谈吐思维、衣着品位等等都要纳入考量。为此,拉吉夫妇费尽心思,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拉吉不懂什么是鱼子酱面包,哪怕名牌加身也是一股土豪即视感,不过,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英语不好,无法体现其身份象征。


  在经过培训组织的好一阵折腾之后,他们却依然被私立学校拒之门外。无奈之下,他们又觊觎起贫困学生的名额,甚至想出“歪招”——假装贫困户骗取指标。一家子立即从高档社区迁往贫民区。


  为了验证其贫民身份的真实性,学校必须前往贫民区对申请贫困生名额的学生进行家访调查。第一次接受调查时,拉吉夫妇就差点露馅。正当他们不知如何圆谎时,不知情的邻居却帮腔道,他们只是刚刚破产,还没有融入生活。


  热心的邻居希亚姆为了能帮助小女孩拿到学位,还自告奋勇地为拉吉介绍工作,一来一往之间,拉吉夫妇与希亚姆一家产生了深厚的友谊。然而,当拉吉的女儿终于顺利通过考核,进入理想学校时,希亚姆的儿子却落选了。眼看着这位辛苦了一辈子的劳工不停自责,拉吉夫妇非常愧疚。


  拉吉最终选择说出真相,并一针见血地点出印度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已经沦为生意。”


  电影引观众热议


  本片娱乐与现实意义兼备,除了喜剧效果十足的剧情之外,教育资源不均、择校乱象等沉重话题也在片中得以体现,让观众在娱乐中带来反思。


  片中,拉吉夫妇是一对典型的“猫爸虎妈”,妻子个性强势,丈夫性格随和。米塔主张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拉吉则更倾向让孩子快乐成长,两人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但偏偏拉吉又是个典型的“爱妻狂魔”。为此,两人常常火花四溅,为影片增加了不少笑点。


  为了孩子入学,拉吉夫妇假扮别人的生活,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为了假装去国外度假,竟然跑到摄影馆“摆拍”照片,只为了能够发到社交平台上等情节,让观众看得哭笑不得。


  而更戳中人心的,其实是片中对“升学难”话题的探讨。一场啼笑皆非的“升学”之旅,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情感共鸣。不少家长表示,“这部电影很有现实意义,戳中了不少家长心中的痛。”“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我们感同身受。”


  也有观众在观影之后掀起了关于人格教育、人品教育的讨论:“这条所谓的起跑线,和孩子本身的资质无关,而是与父母的工作和金钱实力有关,这是最可怕的。”“如果教育变成父母资源的竞逐,那将是最大的失败!”也有家长表示,看完电影会对自己的教育产生反思,“对孩子只重视能力,而非人品,这是不对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不是成才,而是成人。”(黄岸)


  原标题:聚焦现实题材印度电影引共鸣


  转自:广州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饶曙光:好电影不管什么时候上映 都是“好档期”

    比如今年春节档表现抢眼的《红海行动》和《唐人街探案2》,都是好口碑持续发酵带来高票房。一个春节能有几部吸引观众的影片,票房数字就会相对很“好看”。
    2018-03-30
  • 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多屏时代,好剧仍缺

    《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电视剧立项总量和生产总量均较上年有所下降,尤其是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国产电视剧数量为313部,共计13475集,创下了2011年以来新低。
    2018-04-02
  • 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旅游产业发生了什么?

    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旅游产业发生了什么?

    据统计,2016年旅游业对我国国民经济贡献达11%,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超过10 26%,旅游业发展已使超过10%的国内贫困人口脱贫。从没有旅游概念到“说走就走”的旅行,改革开放40年来 中国旅游产业发生了什么?
    2018-04-03
  • 三国题材影视剧再度火热 引发现代人生活共鸣

    近几年,关于三国题材影视剧再次获得电视剧市场青睐,既有演绎历史的正剧,也有以此为背景的喜剧或者偶像剧,甚至还有穿越剧。毋庸置疑,当下三国题材可谓再度火热,然这一现象并非偶然。
    2018-04-02

热点视频

习近平同金正恩举行会谈 习近平同金正恩举行会谈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