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唯美 隽永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15





微信图片_20201015091215.jpg


  最近读尚红云散文集《走过冬雪的春天》,感受颇深,举其特点,大致有三。


  真实。真实是散文的生命,这一点与小说不同,小说允许虚构,允许把众多的人物形象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然后塑造出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形象,而散文讲究的是“我手写我心”,注重的是作者的主体认知,强调的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从集子中的作品来看,作者无论写人状物还是叙事抒情,让人感觉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过来人”,更是感同身受。有些农活、工艺、流程,作者娓娓道来,着墨颇多,如果不是亲身参与实践、认真观察体验,是决然写不到这个程度的。纵观整个集子,作者写身边的人、写眼前的景、写经历的事、写生发的情,都有一个“我”在里面,是作者的眼睛看到的、作者的心灵感受到的,是真实的经历、真实的情感,是“彼时彼地的我”,而不是包装穿越的我、道听途说的我、复制粘贴的我。最是真实能动人。真实性决定了这本集子“立得住”。


  唯美。好的散文,要善于发现美、感受美、抒写美。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时间的流里,顺流而下,任何哪一段都无法割断。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比较匮乏的年代,难道就可以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吗?就只能选择迷茫、消沉和堕落吗?绝不是!在作者笔下,我们丝毫看不到怨天尤人、颓废消极,看不到蝇头蜗角、愤世嫉俗。窘迫的环境并没有把人压垮、使人变坏,相反地,我们看到的是艰难岁月里那些坚韧顽强、“野蛮粗粝”的生长和成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不缺少将苦难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智慧和能力;我们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简单而真诚的交往,尊师重道、孝老爱亲、兄友弟恭、和睦邻里,雪中送炭、扶危济困、守望相助、投桃报李,通篇贯穿的是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亲人的挚爱,传递的是满满的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所有这一切,得益于作者家庭的熏陶、沂蒙文化的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得益于作者对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生活真谛的深切体悟。心中有佛,眼中万物皆为佛;心中不静,眼中万物皆不净。心中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你怎样,这个世界便怎样。作者发自肺腑地歌颂一切真善美,自觉地为时代立言,很多地方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使得这本集子“有品位”。


  隽永。多数篇什,仅从题目上看,就有一种深长的意味。比如,《旱烟袋,香荷包》《纺线车,老粗布》,并列短语的运用,犹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让人有一种马上揭开事物和现象内在联系的冲动;《生命里,我们都是过客》《美,总在不经意间》《娘在,我们永远是孩子》,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合二为一,朴素而又雅致。从语言来看,直抒胸臆、明白晓畅、清新自然,有一种整体的流畅美,不作老气横秋状、不作故作高深语,相信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能读得下去、读得进去。即使是抒发感情,也是发于不得不发、止于当止,自然而然,绝不矫揉造作,绝不似有的人唱高音,明明唱不上去还在那儿装腔作势,结果只能是荒腔走板。比如,作者由参加外甥的中式婚礼,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粽子的香味不比蛋糕奶油逊色,红红的中国结不输于鲜艳的玫瑰花。作为炎黄子孙,还是秉承传统的东西,吃饭用筷子、穿衣穿汉服、过传统节日,保持好中华民族原汁原味的传统本色”,表达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写庄稼汉吸烟,“吸进的是希望,吐出的是惆怅,那缥缈悠长的烟圈似乎就是人生百味”,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发生活的哲理,这已经有一点“形而上”的味道了。总之,阅历深的读了不觉其浅,阅历浅的读了不觉其深,这本集子“颇耐读”。


  正如作者所说,对于文学写作,她是半路出家,不惑之年才开始学着写点东西,从此和散文结缘。文学是一门手艺,但又远远不止是一门手艺。总的看,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离成熟老道还是差了一个段位,有些篇什铺陈渲染得还不够,有些地方完全可以开掘得更深一些,有些语言的运用似可再斟酌、再讲究些,但总体上瑕不掩瑜,有了前面“立得住”“有品位”“颇耐读”这三条,这本集子就值得付梓、值得一观。(文滔)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