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散文创作的气质和魅力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19





文学是时代的号角,文学是时代的表达。新时代的今天,散文写作有一个重要的审美维度,就是气质,作为散文最为醒目的精神标签,气质决定着作品的趣味与品格。

  何谓气质?简言之,便是文气和特质。具体讲则是散文作品内在的识见、意蕴、情怀、格局和魅力的综合反映,是作家的一种生活态度、精神指向和宝贵的审美品质。散文可以天文地理,可以历史现实,可以国家大事,可以个人生活,亦可以山水草木,但如果没有了气质,散文就是平庸的、乏味的,是没有人文内涵、精神支点和生命情怀的,是不能满足读者审美需求的。

  新世纪二十年来,散文创作出现了空前的丰富和宽阔,散文作者队伍发展迅猛,散文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这么多的作品,确实令人兴奋和鼓舞,然而撼人心魄的精品佳作却凤毛麟角。细究之,在信息化时代,追求价值多元化,写作者内心浮躁、焦灼不安,难再有全身心投入到创作的宁静和决绝,更没有时间在艺术表达上精雕细琢,缺乏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写作只想发表,不想发掘,只求长度,不求深度,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笔下关注的是一己的悲欢离合、苦痛哀乐,停留于自我的、矫情的、不疼不痒的浅俗表达,丧失了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这些内容单薄、语言干瘪、叙述散乱,不讲品位和格调,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流水账”“白开水”似的作品,缺乏烟火气和人情味,又无思想性和艺术性。散文作品一旦没有了精神直觉的体悟和生命鲜活的感受,没有了饱满丰饶的文采和独特新颖的叙述,没有了整体性的审美诉求和微观世界的细部表达,便不能丰富读者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新时代诗意生活的依恋和美好追求。这样缺乏气质、温度和“盐分”的散文,读起来不带劲、不吸引人,更无法触发读者的心灵共鸣,是没有价值的,最终会被读者所抛弃。

  文无气,则亡。一篇气质充沛的好散文,要有鲜明的文学主张,流变的生活图景,不同寻常的艺术视角,别具一格的审美元素,深邃丰沛的思想含量和真切浓郁的时代气息。在表达风格和展示形式上独特、别致、真实,引人入胜、带有个体生命呼吸、真正来自当下生活疼痛和内心幽微的散文,才是血肉丰满的“好”散文和入脑入心的“活”散文。这样的散文,才能展示出中国文学独特的气质和恒久的魅力,从而带给读者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状态,留下更深的印象和更久的感动。

  散文是一个人的心灵史。心灵所反映出来的气息、气脉和气韵等,是散文作品的“精气神”和“真善美”,是散文作品的灵性、情怀、真诚和无形的能量。在字里行间带有气质的散文,才能勾着读者走,进入写作者布置的情境中完成一次审美的历程。我们在阅读鲁迅、沈从文、朱自清、冰心等一些散文大家的精妙作品时,就有这样的感觉,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感召力”,仿佛能听到作者心跳的声音,灵魂被文字散发出来的气质吸引着,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

  散文,是人类用内心情感观照世界的一种审美艺术,是高雅的精神产品,是真善美开出的花朵。优秀的散文作品关注现实、反映时代、讴歌生活,具有承担历史、社会、文化和民族使命的自觉意识,其传达的价值理念和思想题旨,总能在潜移默化中做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给予读者一种阅读的审美快感和精神力量。反之,如果作者写出的散文没有任何气质,不能凝聚个性的思想、智慧和生命追求,不能激活读者的审美心理、期待心理和体验心理,不能提供卓尔不群的价值取向、时代图景和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又怎能引发读者心灵的强烈共鸣呢?

  人们之所以喜欢散文,还因散文是尚美的艺术。美,是人类精神最宝贵的向度之一;美,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和高尚境界的向往,能赋予生活以意义和价值。散文是美文,美文的艺术之“美”,在于气质。气质的美,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多维度、多色彩的。气质不同,才能与众不同;与众不同,才能产生审美;审美,才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气场,才能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能量和神奇的艺术魅力。气质之美,呈现出来的样貌,是真情饱满的,是温暖润泽的,如同一块迷人的美玉,那种圣洁的光彩与美好,让人爱不释手。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波澜壮阔的新时代,文学要走在时代的前面,要及时迅速地反映出时代的心声、时代的气息、时代的脉搏和时代的风貌。特别是散文写作,面对生活和时代的新变化,更要有鲜明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样貌来讲述缤纷多彩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抒发中国情怀,凝聚中国力量。如此,散文才能从平常、平淡、平庸中突围,这是时代对作家审美创作的迫切召唤,也是每一个有情怀有担当的作家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与时代同频共振、文质兼美,充满人性深度与人生意味的精品力作,散文才能有“活力”,有“魅力”,有“吸引力”,真正能春风化雨般营养、滋润读者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同时在全球化和多媒体的复杂语境下,在书写新生活和讴歌新时代的深情礼赞中,推动新时代散文写作不断从高原向高峰进军。(杨铁光)


  转自:河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