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张珊珊(本报记者)
对话人:刘慈欣(科幻作家)
吴 岩(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科幻作家)
姚海军(《科幻世界》副总编)
核心阅读
“科幻热”的深层因素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心全人类的未来,思考丰衣足食之后更长远的问题
中国科幻是对多种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包括西方科幻文学传统、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等。中国科幻正在形成独特风格和特色
超越性是科幻的本质。放弃这种超越性,科幻的生命力就会减弱很多。科幻文学必须寻找新的生长点、新的故事资源
2015年《三体》获“雨果奖”,中国科幻文学走向海外;2019年《流浪地球》取得逾46亿元的票房佳绩,中国科幻电影正式起航。近年来,跃上新台阶的科幻热引人关注,中国科幻呈现广阔前景。
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科幻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密不可分,几代科幻作家努力探索与时代相适应的表达方式,中国科幻走出一条独特发展道路。当前科幻热是中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文化映射。面临前沿科技突飞猛进,新时代中国科幻当在汲取中国源远流长优秀历史文化营养、发扬20世纪中国科幻优良传统、吸收世界科幻先进创作理念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火如荼 科幻热潮是时代发展必然
主持人:最近几年,科幻领域的大事件不少。“科幻热”持续升温,科幻正在由小众走向大众,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作为资深从业者,大家对“科幻热”感受一定很深吧。
吴岩:从2016年第一届中国科幻大会起,我就主持《中国科幻产业报告》的撰写工作。从近年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到,中国科幻产业正在全面进入快速增长期。具体表现为,科幻阅读平稳增长、科幻电子游戏异军突起、周边产品崭露头角。此外,国产科幻影视作品也取得不俗成绩:国外科幻影片独占鳌头的局面正被改写,科幻影视逐渐成为国内科幻产业的龙头。
姚海军:从出版来说,科幻图书出版数量、各个平台发表的科幻小说数量持续增加,创作质量稳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开始重视科幻方面的选题策划,科幻奖项也越来越多。科幻小说发表渠道不断拓宽,除老牌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外,还有《银河边缘》《不存在》等为新人新作提供平台,文学网站更为科幻小说打开宽广的发表和交流天地。此外,我们每年都有科幻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实现双向交流。
主持人:在20世纪中国科幻发展历程中,曾出现几次科幻热潮,有时持续时间较短。当前这一波科幻热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前景如何?
刘慈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给科幻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三体》也好、《流浪地球》也好,科幻在中国出现热潮,有一个深层因素,就是人们精神状态的变化。时代发展深刻改变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关心全人类的未来,思考丰衣足食之后更长远的问题。
姚海军:没有今天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科幻热”无从谈起。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有了自己的月球探索计划、火星探索计划等深空探测计划,为科幻文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科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推动我们把目光投向未来。科幻是关于未来的文化,必然受到更多关注。可以说,当前科幻热潮的深广程度远超之前任何一次热潮,时代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对科幻未来充满信心。
熔铸创新 走出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科幻路子
主持人:科幻被认为是超越国界与语言的文学。对中国来说,作为舶来品的科幻必然要经历本土化的过程。中国科幻为世界所瞩目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当代中国和中国未来抱有浓厚兴趣。如何认识科幻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
刘慈欣:科幻的主题一般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主题,反映的危机也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危机,科幻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一个科幻短篇,表面看描写的只是一个很小的技术突破或技术构想,但故事背景涉及全人类。再比如有的科幻电影中只有一两个人物,但这一两个人物的命运,反映的是技术变革带给全人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幻是世界性的文学,这也是它引起广泛共鸣的原因。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作家,写作总会带有民族烙印、带有大量中国元素。对这种民族性,我们应该以一个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科幻的民族性,既源于古老的中华文化,又包含我们民族面向未来的种种可能性。即,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民族性。
姚海军:不同国家的作家创作自然会受到本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每个国家的科幻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基因。中国科幻作家和西方科幻作家关注的问题不同、切入问题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也不同。这就注定一部中国科幻小说和西方科幻小说不一样。《三体》中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超越性的,超越于此时此地,具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流浪地球》的出现则让人们看到面向未来的中国式英雄。中国科幻的世界影响力正在不断上升。
主持人:中国科幻是对多种文学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其中包括西方科幻文学传统、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等。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科幻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吴岩:中国科幻是在外国科幻影响下产生的,但科幻在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子,这是中国作家自己探索、创造出来的。中国科幻主要有两条发展脉络。一条脉络可以追寻到鲁迅,其追求是培养中国人的科学观。刘慈欣是这一脉络在今天的代表。另一条脉络从梁启超开始,这一脉络的作家特别关注现实、关注社会。老舍《猫城记》、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是这个脉络的重要作品。韩松则是今天的重要代表,他用科幻方式写地铁、写高铁,是一种科幻现实主义。西方科幻经过100年左右的摸索,才有了“科幻小说”的正式命名;中国科幻沿着以上两条脉络发展至今,也经过了100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科幻真正有了自己的样子,正迎来繁荣发展期。
姚海军:现代科幻文学在西方有较长的发展史,中国作家自然会借鉴、学习。我国科幻文学经历了漫长的本土化过程,中国风格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形成。刘慈欣的《三体》构建出中国式的未来或宇宙图景,其中更包含着中国关切;韩松的小说扎根中国现实,在写法上既有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借鉴,也有与传统志怪小说的融合,颇具中国味道;王晋康的科幻小说充满东方式哲学思辨,只有浸润在中国文化中的作家才会这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面向未来 创造中国科幻风格
主持人:当前,我国科幻文艺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各种探索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需要看到,中国科幻整体创作力量尚显薄弱,科幻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夯实高原,才有可能攀登高峰,中国科幻之路任重道远。
刘慈欣:科幻,尤其是科幻影视在中国有着光明的前景。我认为科幻影视给科幻提供的发展空间,甚至比文学提供的空间还要广阔。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我寄希望于中国科幻影视,我甚至认为,几年后中国能够成为科幻片出产大国。中国科幻影视突飞猛进的发展,反过来也可以带动科幻文学的创作。作为一个作家,我会不断尝试以前没写过的新题材。同时,我也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自己作品的影视转化中。
主持人:中国科幻立足时代,心系全球,放眼未来,体现变革时代的审美变化和思想跃升,展现中国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关怀。我们期待更多反映时代、面向未来的优秀科幻作品出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中国科幻风格。面向未来的中国科幻风格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刘慈欣:科幻最重要的品质是超越性。这既指时间上的超越:它应该面向未来,着眼于人类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聚焦于描写未来社会、未来世界,而不把目光局限于现实问题;又指空间上的超越性:科幻应该把眼光放到整个宇宙范围,而不局限于地球。超越性是科幻的本质,如果放弃这种超越性,科幻的生命力就会减弱很多。
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技发展呈现出巨大潜力不同,当代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已经深入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根本性改变。科学技术不再是人们的一种期待、一种想象,而成为一种生活现实——一旦科幻中的想象变成现实,不管这种想象多么神奇,都会变得平淡无奇。所以,科幻文学必须寻找新的生长点、新的故事资源。我们应该对这种变化趋势有清醒的态度和认知,中国科幻应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
姚海军:科幻是一个丰富多元、极具包容性的文类,有些科幻小说,比如王晋康的《蚁生》、刘慈欣的《球状闪电》,注重思想实验性和想象力创新;另一些科幻小说,比如上世纪80年代叶永烈的“科学探案系列”、新世纪之后钱莉芳的《天意》等,可读性更强、更容易为普通大众接受。各类科幻作品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只有积极鼓励、发展多种类型的科幻,如少儿科幻、科普型科幻等,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科幻的繁荣发展,使其在提升民族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吴岩:探索大自然、探索人类周围环境是科技发展的动力。伴随人类探索步伐的加快与拓展,不仅地球空间几乎被人类踏遍,外太空也不断留下人类探索的足迹。当前科技发展整体呈现出向内转的倾向:人类热衷于研究生命本身的问题、研究大脑意识的问题。相应地,生命科学技术不断向前,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顺应科技发展潮流,许多科幻小说也朝这个方向转去。那么中国科幻到底要写什么?在对科幻发展趋势保持敏感的同时,须和中国今天的科技现实、生活现实挂钩,而不是流行什么,就写什么。当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家写出科技和未来对现实的影响、写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感悟,并形成特色表达,我们将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中国科幻风格。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