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春来夏至,全社会复工复产已经展开,疫情期间,许多实体书店积极开展线上业务。
在一些短视频媒体平台上,平日里埋头工作的店员纷纷学习主播的样子推荐自家图书,积极自救。但书店的文化属性与短视频平台以娱乐为主的基调之间的矛盾,也让书店、出版社等文化机构难以实现迅速突破与转变。
那么,沈阳本地的实体书店又是何种状况呢?
据北方图书城企划部经理周金丹介绍,目前,书城的各项业务都已恢复正常。
疫情期间,北方图书城在全省范围内新增近20家微店,新建了500个会员微信群,及时调整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模式。
不久前,书城邀请教育专家王金战、张家鹏开展了两场关于高考的直播,累计观看人数均突破30万人;由儿童文学作家常兰兰直播的线上写作课,收看人数高达400多万。线上活动火爆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图书的销售。
据记者了解,相对电商而言,实体书店的优势原本在于为读者提供阅读和互动的空间,以及一系列生活美学体验。而疫情削弱了它们的线下聚集功能,导致人们对图书的消费需求呈现下降,更别说走进书店参加活动。
为此,很多出版人、作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希望能为实体书店的生存发展提供支持。实体书店作为爱书人的精神堡垒,作为城市的名片,为读者提供的阅读和互动空间,是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它们不该就此与我们告别。
新闻人白岩松,作为一名“专业阅读者”和“业余写作者”,在过去二十年间,几乎遍访中国大大小小的实体书店,支持实体书店的生存发展。这一次,他再次身体力行,率先倡议,联合国内知名作家及文化人士,愿与那些备受读者喜爱的实体书店联手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帮助它们聚拢人气,渡过难关,亦引领疫情中习于独守的人们走出精神孤岛,回归阅读生活。
该倡议一经发起,响应者众。作家毕淑敏、周大新、熊召政、刘恒、刘震云、张炜、池莉、严歌苓等,学者阎崇年、周国平、单霁翔、马未都、李玫瑾、蒙曼,媒体人敬一丹、倪萍、康辉、朱迅、董卿等,漫画家林帝浣,演员马德华、蒋雯丽等,皆愿为此尽一己之力。
据悉,未来,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将联合其他几家出版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线上线下活动,助力实体书店走出困境。作为内容的创造者和文化的倡导者,推动并见证人与书的久别重逢。
这项预计持续三个月的活动,将在作者、出版社、书店、读者的相互支持中,让书店尽快恢复往日的人气,重新成为城市的文化避风港。(李爽)
转自:辽沈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