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游记》:道天地之美,寓人世之慨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2-26







 
  现在,游记成了一种名声不太好的文体。原因在于,游记的写作门槛极低,作品数量极多,而精品佳作又相当反差地极难一见。我们读现在的游记,往往是一些行程的赘述、景点的介绍、历史的铺陈,以及空洞的抒情,这是游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散文文体,在成套路写作之后产生的最大弊病,它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散文“易作而难工”的古训。正因如此,在读到北岳文艺出版社的这本《贾平凹游记》后,我有了与读者朋友分享的念头。
 
  贾平凹的游记颇带古风,有文人气,接续的是从公安三袁、竟陵派到张岱这一路晚明小品的文章传统,像《游寺耳记》等篇,简直就是从古人小品脱胎而来。
 
  这些文章中,最精彩的是风景描写。有的是大段挥洒,有的则是随手的点画。他写水不扬波时的黄河,流动如“铜黄的牡丹在缓缓开绽”,写河里的旋涡,是“酒盅般大小地朝船头转来”,真是何其形象!他写雨后的山:“远处是铁青的,中间是黑灰的,近处是碧绿的,看得见的石头上,一身的苔衣,茸茸地发软发腻。漫天的鸟如撕碎的纸片般自由,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数它安详。”层次分明,意境全出,形同水墨。这些是写实,《安西大漠风行》描写海市蜃楼,则是写虚:“果真那水越来越大,在地平线上连成一片,且开始出现一痕远山,有了孤岛,有了卧桥,有楼台林丛,有船,豆点人物。”这让人联想到张岱《湖心亭看雪》的名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雅致不让前人。
 
  真实的地理是写作的一个基本规律。中国地理尤其是地名,往往本身就是一种浓缩的文化,自带浓郁的文学气息,引之入文,不仅有虚实相间的效果,还常能增加文章的气势。毛泽东是引地名入文的高手:“河出龙门,一泻至潼关。东屈,又一泻到铜瓦。再东北屈,一泻斯入海。”指点江山,气势磅礴。贾平凹也深谙此道,他擅以地理之实写文学之虚。如《圌山》开篇便是:“八月为圌山来苏,先在江油一望,东北半空黛色,一山独立,只显得天低云白。江油古称孤城,孤城对孤山,山是好山,城也是好城。”寥寥几句,气势已是不俗。
 
  贾平凹写景状物,不仅“道之独悉”,且常寓人世之慨。有时候,他之纪游,不写乐事,却写苦事,不写畅游,偏写苦游,尤为独特。他雨中登圌山,衣裤均被树枝剐破,“缩骨蹇背如雨中鸡”,拔腿一跑,却“一跤倒卧在那里”,可谓狼狈之至。他三赴华山,却耽于枯溪、小草与清潭,终究只是徘徊于山门之下。但他乐此不疲,并从中勘破人世的道理。贾平凹游记中殊多感慨,往往议论风生,见解独到,从中可看出他的积淀与才华。(张健)

       转自:人民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中国报协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总编辑王其团2018贺新春 中国报协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总编辑王其团2018贺新春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