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子上小学时,有段时间学校要求学会使用钢笔。一次刚买的钢笔笔尖摔地上叉口了,我情不自禁地感叹要是有修笔的就好了。“笔也能修?”儿子一脸愕然。相信像这样对过去许多老行当倍感陌生的人不在少数。过去很熟悉今天却完全看不到的老行当还有很多,比如箍桶匠、补缸补碗补锅匠、染匠、漆匠等等。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一书作者王向阳生于江南千年古镇——浙江浦江郑宅的一户木匠世家。过去木匠是个很吃香的手艺,一般人家打家具除了付报酬,还得上门客客气气地请师傅,并且好酒好菜的招待。手艺也不是一般人想学就能学得了的,先得有人牵线,经师傅点头(相当于今天的面试),然后再正式摆宴敬拜师酒。俗话讲,师傅请进门,修行在个人。徒弟要想学到师傅手中的绝活,除了个人聪慧外,还得手勤脚快,以讨得师傅师娘欢心。王向阳一出生便生活在木匠世家,想必比他人对老行当有更深的认识和感情。
本书撷取与江南地区老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60多个老手艺、老行当,分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其他等5类加以叙述。作者聚焦的虽只江南一地,但许多手艺并非江南所独有,像与江南远隔千里的笔者的中部省份老家同样非常熟悉,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有泥水匠、瓦匠、裁缝等,而像铁匠、白铁匠、钉秤匠,纺线、织布等行当则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视野之中,现在的年轻人也只能从民俗博物馆里看到这些历史的痕迹。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农村年轻人学习老行当的热情早就今不如昔。除了像泥瓦匠这样少数行业外,农村对许多老行当的需求越来越少,这也注定一些成本高耗时长的老行当在与市场化专业分工的竞争中完败后不得不被淘汰。从这层意义上讲,一些老行当的消失也是时代进步的象征。
作为一门技术,老行当在历史上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曾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指出:“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而“最大的发明群体还是平民、技师和工匠”。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老行当渐渐融入了一些神秘的历史信息。比如,几乎每行都有每行的规矩或者忌讳,王向阳就提到了石匠对“肉”字的忌讳。记得小时候也曾注意到一个怪现象:木匠师傅收工赶夜路回家时,会在腋窝夹把斧头。听老人说,这是为了驱邪。小时也确实听到大人讲了许多关于木匠晚上碰到女鬼的故事,也弄不懂斧头对女鬼到底有什么威慑意义。而老家瓦匠在给人家盖新房时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出水”仪式,就是在架正门上的那道横梁时,不仅要挑选良辰吉日吉时放鞭撒糖,还得事先请风水先生测属相忌讳,以便通知村里那些属相相克的人届时回避。
像这样的“讲究”几乎每行都有,而且各有特色,每个地方也不一样。这些“讲究”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要想厘清其来龙去脉与真正用意并不容易。比如以现在的思维视角看,木匠收工带斧头赶夜路的习俗,似乎更可能是为了防身,而瓦匠架梁时的那些忌讳在现在的思维视角下不可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乡俗都是历史一次次沉淀的结果,老行当里的诸多“讲究”,必然融入了不同的历史传统基因,蕴藏了丰富的乡俗信息,比如有学者在对民间神话传说进行研究后就曾解读出不一样的历史。或者说,如果我们顺着真历史在民间的逻辑,对老行当里的那些“讲究”潜心琢磨,兴许可以得出另一种意外的历史真相。
这样说并非完全出于臆想。像王向阳提到的巫婆神汉、看相、算命、看风水等,现在看来是彻头彻尾的封建迷信活动,但在过去医疗水平落后的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大有市场。即便是今天,一些人对这些封建现象仍旧抱着信亦可不信也可的模棱两可的态度,仅仅是一种习惯。虽然今天的科学技术已很发达,医疗水平也突飞猛进,但人们对超自然神力的盲目膜拜习惯并没有完全舍弃。超自然神力幻想之所以仍旧存在,本身也是人们对现状无力的一种折射。人类发展历程本来也是这样,一方面相信历史形成的科学经验,另一方面又对超自然神力有种盲目的崇拜。
对于许多人而言,可能更关注的是彰显匠人精神的老行当。记得老家常称那些技术水平高的匠人“有把式”或者“老把式”。无论是从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角度看,老行当基本上可以说是传统农村的中上阶层。当然,有把式的匠人也不是什么时候都会露出真本事。他们除了获取丰厚的报酬刺激外,往往需要更多的道德激励,比如越是有点名气的师傅越得一请再请,正所谓名利双收。还有一点有必要指出的是,也不是所有的匠人都精业敬业,小时候就常听说一些匠人偷工减料的传闻。比如有的匠人觉得主人待客不周,做活时特意省去某个环节,让主人吃哑巴亏。有的故意卖关子,然后自我纠正,以突显水平之高。从这层意义上讲,老行当也是一个世俗的江湖,融入了人们功利与偏见等诸多弱点。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记忆,每个时代也有属于每个时代的老行当,比如过去有修板车修自行车修收音机,今天变成了修汽车修摩托车修手机。回顾老行当的乐趣当然不应是简单的怀旧,还在于从斑驳的历史遗迹中琢磨出其蕴含的那些信息:相较于宏大的权力叙事,老行当里很可能残存着一部夹杂朴实乡土气息的“史记”。(禾刀)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