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展示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的文化内涵
《晋在砚中·一县一砚话山西》新书发布
日前,《晋在砚中·一县一砚话山西》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发布会得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大力支持,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中共新绛县委宣传部主办,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砚专业委员会协办,新绛县文化和旅游局、新绛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运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承办。
《晋在砚中·一县一砚话山西》一书全面展示了国家级非遗绛州澄泥砚的文化内涵,以"一县一砚"的独特视角,彰显了山西117个区县市的厚重文化底蕴,旨在打造传统工艺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拓展传统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思路。该书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荣誉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蔺涛与运城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云峰联合主编。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终身名誉会长郭海棠为该书作序,序文中详细介绍了绛州澄泥砚在失传300年后,恢复发展的艰辛历程,并对蔺涛为传承绛州澄泥砚做出的卓越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陈建国在致辞中指出,蔺涛作为我国文房四宝行业绛州澄泥砚的杰出代表,四十多年来,始终秉持初心,坚守"以德立身、以艺养心"的原则,致力于绛州澄泥砚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蔺涛的作品独具匠心、构思巧妙、生动细腻,其功力深厚,技艺纯熟,手法多样,创作风格既有怀古之幽情,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他以专业视角和独到眼光,以绛州澄泥砚为独特载体,从山西省11个地级市、117个县区市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历史故事作为题材,采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精心雕刻、烧制出117方主题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蔺涛高超的技艺水准,更蕴含着他对山西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蔺涛大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房四宝作为书写和创作的重要工具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山西省的绛州澄泥砚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不仅是文房四宝品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示山西形象的"文化名片"。此次,《晋在砚中·一县一砚话山西》的出版,既是绛州澄泥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同时也是引领全行业奋发有为、再启新征程的起点。"我们将始终保持'归零'的心态,从头开始,再创佳绩,为澄泥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蔺涛说道。
蔺涛向记者介绍,《晋在砚中·一县一砚话山西》是一本以绛州澄泥砚为核心,通过详实的文献资料、访谈和现场考察,结合山西各县独特历史和文化创作的作品。这本书编排结构上以"县"作为主要单位,展现了山西省不同地区的砚文化,通过确立"一县一砚"的文化理念,展现出传统工艺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同时将每一块砚台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典故娓娓道来。该书通过对砚文化的深入挖掘,对保护绛州澄泥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积极的作用,更能促进其与当代文化、教育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生态和产业布局。该书既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又兼具可读性,编者团队由多位作家、教授及文化工作者共同参与,确保了文稿的多元化和严谨性,书中的叙述并非单纯地列举砚台的制作过程,而是通过对每一位匠人的生动描绘,使得每一位人物都成为了故事的核心和背后的"灵魂",以"砚台--人--文化"的立体叙事模式,将砚台的制作、使用及其所承载的人文价值串联在一起。书中每一个章节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县域展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地理与历史脉络,既提升了书籍的可读性,又增强了系统性和逻辑性,使读者不仅能从专业的角度理解绛州澄泥砚的制作工艺,还能感受到其背后承载的文化与情感。
据了解,山西绛州澄泥砚研制有限公司作为绛州澄泥砚行业的标杆企业,始终在传承中实现突破,在创新中寻求发展,不仅成功烧制出鳝鱼黄、蟹壳青等精品颜色砚,还开发出多个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系列产品,其中《日月同辉砚》等7件作品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永久收藏。多年来,蔺涛大师带领传承人通过校企合作、研学体验、直播带货等方式,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将澄泥砚文化园打造成为集交流、展示、技艺体验、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地标,让原本沉寂在书斋案头的砚台,成为展示"大美山西"的文化载体。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