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与太阳》:真爱能延缓或者击败死亡吗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4-20





139892925_16188861030581n.jpg


  《克拉拉与太阳》的故事最早源于石黑一雄在女儿年幼时为她编的一个童话。通过“克拉拉”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视角,观察并参与到人类的现代社会。


  爱和科技,谁更能延续人类的生命?站在理性角度,我们很可能选择后者。在读完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后,你会有所怀疑:放弃爱之后,人类还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活着吗?


  《克拉拉与太阳》是一本笔触温柔有爱的科幻寓言。石黑一雄通过“克拉拉”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视角,观察并参与到人类的现代社会。


  “太阳总有办法照到我们,不管我们在哪里。”作为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克拉拉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记忆与共情能力。最早,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橱窗前孩子的一举一动。


  克拉拉遇见了病重的女孩乔西。面对克拉拉这一款并不算最先进的机器人,乔西的母亲进行了严苛的询问和测验,甚至让克拉拉结合短暂的接触模仿女儿的动作。考验通过,克拉拉被他们带回家,全天候陪伴和照顾乔西的日常起居。


  克拉拉是迥异于其他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存在,在基础功能之外,克拉拉对人类世界多了几分好奇和敏感,她对乔西的爱更是无私和细腻的,以至于有时候显得“逾越”了机器人的本职。


  克拉拉的特别,并不总为乔西家所有人所认可。


  随着乔西病情加重,家庭气氛的剧烈变化,小说迎来了高潮。一个颠覆性的真相浮出水面:原来,乔西的母亲当初选择克拉拉,不只是想为生病女儿找个小伙伴,而是希望克拉拉去“延续”可能随时离世的女儿的生命。


  所谓“延续”,其性质更接近于“复制”。当克拉拉彻底学习和掌握了乔西所有属性,再结合一个与乔西同样外形的“织物”,新的“乔西”将填补死去的乔西带给父母的内心创伤。


  没有人能阻止人类带着目的“功利感地”作选择,只是在无私的克拉拉面前,主宰她的人类暴露出了并不明媚的颜色。


  克拉拉说:“我很难过。”乔西母亲说:“我要的不是你难过。我要的是你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再想想这对你意味着什么。这世上再没有什么会像你这般被珍爱了。”


  克拉拉问,如果她占据了“新乔西”,那原本自己这副躯壳怎么办?母亲表现很淡漠,并进而“谈判”——“如果你能延续乔西,你就不仅拥有了我,还拥有了他(乔西青梅竹马的伙伴)。”


  克拉拉不能理解,只能无奈决定接受“延续乔西计划”:“直到今天,直到刚才,我还相信我的职责就是拯救乔西,让她的身体好过来。但也许这是一条更好的出路。”


  但是,克拉拉没有放弃拯救乔西。她如孤独而执着的勇士一般,奇迹般挽回了乔西的生命。


  不过,石黑一雄为《克拉拉与太阳》安排了伤感的结局——恢复健康的乔西离家上大学,然后近乎“自然”一般,克拉拉被家人送去了丢弃机器人的堆场。临近生命的尽头,回忆起种种往事,克拉拉的口吻,依旧温暖、无私如阳光。


  《克拉拉与太阳》的故事最早源于石黑一雄在女儿年幼时为她编的一个童话。这个故事原本是他打算踏进儿童阅读市场的初步尝试。然而,他向女儿直美征求意见时,女儿面无表情地告诉石黑一雄:“你不能给孩子们看这样的故事,会给他们留下创伤的。”


  于是,石黑一雄决定把这个故事写给成年人。


  真爱能延缓或者击败死亡吗?这种可能性在石黑一雄此前作品里就有体现。他的《莫失莫忘》讲述了3个年轻的克隆人从小作为器官捐赠者被养大,等到一定年龄就注定走向死亡。他们和人一样,拥有类似“灵魂”和情感的东西,继而在既定的“命运”前疯狂挣扎。


  什么是爱?我们所爱之人能否被取代?在死亡面前,“爱”本身有意义吗?阅读《克拉拉与太阳》,大概因为机器人主人公过于温柔有爱,导致我读到最后,心口像被狠狠捅了一刀。


  故事里,当乔西的父亲“教导”克拉拉要学习“人心”时,克拉拉回答他,心,是最难学习的一部分。“它就像是一栋有着许多房间的房子。即便如此,一个全心全意的AF,只要有时间,总能够走遍每一个房间,一个接一个地用心研究它们,直到它们就像是她自己的家一样”。


  在生死这等沉重命题面前,亦或是趋利避害的普通人性考验面前,克拉拉的选择,超越了一个机器人的职责,更超越了很多人类对爱的理解:或许全心全意的真爱,不能延缓冷酷死亡的到来,但是爱,从来不是条件和筹码,而是如阳光般的天然给予。生而为人,我们值得被爱,也应当守护我们在乎的人,不计后果,义无反顾。(沈杰群)



  转自:中国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