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电影票房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业界有声音认为,互联网视频平台进一步深度介入院线电影,将不是新鲜事。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日前公开表态称,爱奇艺将通过推出“原创电影计划”,参与院线电影的保底。其背后的逻辑即,进一步调整院线电影结构,由依赖票房收入转向“票房+互联网”收入。
5月10日,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在采访中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了“原创电影计划”的部分细节。具体来看,爱奇艺将针对该计划中每部影片投资2000万元-5000万元,制作方收益为“线下制作费的15%+部分院线发行可分配票房收入(最高达20%)”;调整院线方分账比例从52.269%增至60%;补贴用户购票最低结算价从35元降至20元。
目前来看,若该模式进一步落地,必然会对固有的传统电影商业模式产生巨大变革,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何寻找合适的片方合作、处理好与院线的关系、合理商定后续影片上线的窗口期,有待观察。
深度介入院线电影
“2019年将是中国电影市场最难过的一年”,此前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电影市场总出票量4.06亿张,场次3138.5万场。总票房收入共计186.1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6亿元,跌幅8%。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转向网络端。
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票房达609.76亿元,同期网络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达2016.8亿元,其中内容付费带来的收入达536.5亿元。杨向华也提到,2019年第一季度,在爱奇艺平台观看电影的人数,同比2018年第一季度增长了68%。
龚宇认为,目前院线电影的商业模式面临着多个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则是,相较于综艺、电视剧等从互联网获取了大部分收入,院线电影的收入仍依赖于票房,“互联网带给他们的回报比例仍很小”。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份,龚宇就在北京电影节相关论坛表态称,“今年互联网内容付费收入规模肯定会超过电影票房的规模”。而随着院线票房、观影人次及上座率均出现负增长,中国电影正从持续几年的高增长状态逐渐回归至常态增长,寻找新的商业增长点成为必然。
在此背景下,5月9日,龚宇在爱奇艺世界大会现场首次提出了“原创电影计划”,称“针对内容合作伙伴,成本爱奇艺先出了。保底,让大家没有亏欠的风险。”
彼时,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私下向记者表示,所谓的互联网平台深度介入院线电影,虽然可以通过缩短院线电影到视频网站之间的窗口期,甚至达成“同步上线”的协议,来提升视频网站付费用户的权益。但他同时提到,目前这种模式显然并不能被院线所接受,其对在映影片的票房损害必然使得平台方与院线站上对立面,因此有待商议。
另一个方向则是,平台方通过保底、投资等方式参与院线电影,在保证优质资源入库的同时,进一步与影片的后期开发相捆绑。
公开资料显示,除爱奇艺外,腾讯视频及优酷背后分别与腾讯影业、阿里影业相关联,二者近年间参与的院线电影分别有《魔兽》、《毒液》、《动物世界》、以及《绿皮书》、《流浪地球》、《小猪佩奇过大年》等。
提高院线分账比例
与上述参投影片的方式不同,根据爱奇艺方面5月10日发布的“原创电影计划”,其将以“独家投资、联合制作、院线发行”的合作方式与制片方、院线或影院展开合作,爱奇艺影业负责影片的立项、投资、宣发,参与创作和制片管理。制作公司和独立创作人负责创意开发、影片制作。
这也就意味着,在该计划中的项目,将由爱奇艺影业全面主控。
具体到收益分配来看,影片的投资规模将集中在2000万元到5000万元区间内,从制作方角度而言,其将获得线下制作费的15%作为利润,以及中国大陆地区院线发行可分配票房收入最高20%作为奖励;独立创作人获得中国大陆地区院线发行可分配票房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奖励。
从院线角度来看,爱奇艺提高了院线/影院分账比例,将通常的52.269%提高到60%;从观影用户角度,则降低最低结算票价由通常的35元左右降至20元。
值得注意的是,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在采访中多次强调了“独家投资”的标准,在业界看来,对爱奇艺而言,独家投资意味着拥有更多主控优质内容的机会,但与之相伴的,则是风险或将同步提升。
对此,亚宁表示,正是因为在整个模式上需要不断向制作方、院线等多方让利,因此只有独家投资可以保证在此过程中不会出现争执。同时,作为一个商业平台,回归到商业变现层面,一方面,不再需要支付版权费,另一方面,影片在平台上线后的全部收益及海外收益都将归爱奇艺所有。“爱奇艺有9种货币化方式,包括游戏、授权等,后续可以在IP库里慢慢变现”。
杨向华也表示,爱奇艺在原创电影计划中有一个核心收益点,即影片在网络端的收益。这也将解答在前面多个环节让利后,爱奇艺如何赚钱的疑问。“我们一定要找到院线表现好、网络表现也好的片子”。“希望在未来,能够将制片方的收入塑造成‘院线加互联网总收入’,把蛋糕做大,打造一个出品方、电影院、观众三赢的局面”。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