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谊集团披露年报称,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2.4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净利润18.07亿元,同比增长218.24%。此外,华谊集团的扣非净利润为16.76亿元,而2017年为-1.72亿元。
毫无疑问,这是华谊集团自1990年成立以来,呈现出的最佳的业绩。
需要指出的是,此“华谊”非彼“华谊”。华谊集团是于1992年5月份成为国内轮胎行业首届发行A/B股的上市公司,其大股东为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实控人为上海市国资委, 公司主要业务覆盖能源化工、绿色轮胎、先进材料、精细化工和化工服务等五大板块。
在2018年,华谊集团曾因与“华谊兄弟”有相似的公司名而遭受“无妄之灾”,股价大跌。
据悉,2014年至2017年间,华谊集团一度面临较严重的经营压力,扣非净利连续四年为负,2015年通过定增方式置入控股股东能源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资产后更名为“华谊集团”,业务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华谊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能创造如此业绩,一方面是甲醇、醋酸产品价格强势上涨,公司毛利率水平上升;另一方面是公司近几年成本控制方面加大力度的结果。公司未来还会再加强采购成本的控制。”
2018年,华谊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214.8%、218.2%,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证券日报》记者发现,相比收入上涨,华谊集团成本降低对于利润的攀升更有推动力。2018年,华谊集团的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均有较大的降幅,主营业务中轮胎制造和化工服务的营业成本降幅较大,而化工制造的毛利率增加了8.86个百分点。
有券商人士指出,华谊集团是国内煤醋酸行业龙头,综合竞争能力强,目前,甲醇、醋酸均处于高盈利时期,公司自然能有较高收益(由于醋酸行业供需格局优异,中泰证券判断醋酸景气周期有望维持至2020年);另一方面,当公司完成“制造和服务”业务整合之后,新增业务投产将增厚公司业绩。
据悉,公司传统主力业务包括轮胎、胶鞋及其他橡胶制品,2015年,公司斥资116亿元收购华谊集团持有的华谊能化100%股权、华谊新材料100%股权和华谊精化100%股权等,整合形成“基础化学品、精细化学品、先进材料和面向终端客户的产品”,众多券商看好此“一体化”整合,不过也提示了投资者轮胎业务大幅亏损的风险、产品价格大幅下行的风险等。
值得注意的是,华谊集团大股东在这一年来频频增持公司股份,2017年,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仅仅持有公司11.55%的股份,而2018年底,其持股比例就达到总股本的42.84%,增持30%以上。
一位不愿具名的证券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股东或者公司本身是否愿意增持股份,是观察一家公司前景的重要指向。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