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剧传承路上的喜与忧
从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入选的剧目来看,既有历史剧、传统戏,还有现代戏,很好地体现了“三并举”的方针,也体现了鲜明的导向,就是要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届京剧艺术节恰逢建党百年,现代戏占了很大的比重,无论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了很大改观,这是十分可喜的面貌,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推动京剧现代戏的创作,我觉得不仅是表现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和火热的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通过现代戏的创作,更好地推动京剧艺术发展的需要。因为现代戏的创作,由于表现内容的拓展,必定会带来艺术形式的发展。中国戏曲的现代化,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现代化是一个永远没有停息的过程,不能说今天我们就彻底实现了中国戏曲的现代化,因为时代还在不断发展,戏曲艺术要不断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我们谈到中国戏曲的现代化,不是说只有创作现代戏这么一个途径,而且也不能简单说,中国戏曲现代化就是要创作现代戏。如果你没有现代意识,你在创作现代戏的时候,还是那样一种传统的固守的不发展的艺术观,现代戏不随着生活内容变化而丰富其表现手段,你不见得就能实现中国戏曲的现代化。但是,现代戏的创作一定是会推动戏曲的现代化。在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有这么多现代戏出现,我觉得对于推动京剧的现代化,推动京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昆曲、汉剧、高甲戏等这些历史非常悠久的剧种怎么保护?我觉得一些古老剧种和新兴剧种的发展,不应该走一条路。所谓新的剧种,指的是像越剧、黄梅戏、吉剧、龙江剧等历史不过百年甚至几十年的剧种,难道它们同古老剧种都走一条路?把它们完全固守起来保护吗?即使京剧也没有完成它在艺术改革当中的很多课题,如果把它封闭得像送进博物馆的文物一样保护,是不利于这个艺术形式发展的。对于京剧艺术,守正创新才是正途。
看过本届京剧艺术节的一些戏后,我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如何抓好剧目的创作质量,如何在新时代培养新一代领军人才的问题。因为工作职责的关系,我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结束时曾写过一篇《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的四喜与三忧》,四喜中令人欣喜的局面我觉得今天有些是得到了巩固的,比如10多年前我说京剧艺术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那么再看今天,京剧艺术发展的环境比那个时代更好,有更多的政策向中国传统文化、向中国戏曲倾斜。我10多年前的文章中,还提到一个令人欣喜的局面,就是创作题材和风格呈现多样化,这一局面在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同样展现了出来。
在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时,我看到京剧人才培养的成果开始显露,一批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青年才俊已经成为京剧艺术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这个优势今天似乎变成劣势了。当年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王平、张克、王蓉蓉、杜镇杰、杨赤等等都是正当盛年,都有自己的创作剧目参演。这一届一看,这一批人中已经有一些退休或临近退休,这届京剧艺术节上许多艺术家没有了身影。那我们新一代领军人物在哪儿?这要引起我们格外关注。戏曲是以表演为中心的,最后要靠演员来体现,没有出色的表演艺术家怎么行?
过去京剧艺术节上的创作人才危机,在本届京剧艺术节上则得到了部分缓解。10多年前的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有一个导演执导了37部戏中的10部,有两个京剧作曲家包揽了京剧艺术节近一半的剧目创作,这种现象难道不让人忧虑吗?所以,当时我就说创作人才的培养到了一个令人非常忧虑的程度。创作人才特别是导演人才、作曲人才确实有一个培养的过程,但切不可为保证创作成功率,放弃对青年创作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去做竭泽而渔的事。到了本届京剧艺术节,我觉得在创作人才方面有了不小的改观。这届中国京剧艺术节30多台戏中有很多不知名的作曲家,特别是年轻人的名字出现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我在10多年前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时还感到一个忧虑,就是创作剧目没有形成有效的积累。我想这个忧虑,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还应该是有的。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届一届京剧艺术节创作了那么多剧目,真正留下来的、现在还在演出的有几出戏?京剧创作剧目的留存要靠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形成有效积累。我这里就举一个京剧《智取威虎山》的例子,这是留在今天京剧舞台上的一部经典的现代戏,这部戏是怎么改过来的?如果我们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就可能以为它真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锻造出来的。深入研究后我们就会发现,这部戏从1958年首演,到1970年拍成电影,12年的时间里,这部戏修改、加工、提高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从1958年到1964年, 1964年到1967年再到1970年,当中有几次是脱胎换骨的修改。“十年磨一剑”,绝不是虚言。我们今天哪个院团去做这样的工作?今天是一任院团领导搞一出戏,留下一个半成品;第二任再搞一部戏,再留一个半成品,又放在那儿。每一届京剧艺术节都有一些基础不错的戏,但参加了京剧艺术节,仿佛大功告成,其实这个戏离最后走向高峰成为经典还有一段距离。为什么今天我们的一些创作剧目留不下来?这是需要反思的。
这些年由于取消了评奖,把艺术评论工作当做和艺术生产相互促进的一对关系来看待,艺术评论、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我觉得很好。本届京剧艺术节由于疫情的影响,许多剧目只能在网上观看,但是通过各种微信推送,包括举办专家研讨会,艺术评论的形式更加多样了。创作实践中一部戏的成败得失应当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当然也包括对宏观政策、艺术本体以及当下的艺术现象进行综合性的研究,最终从京剧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中得出科学的结论,从而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对创作实践的有效指导。一线创作的同志应该多关注理论研究的成果,自觉地运用理论研究成果,随时调整创作方向,让艺术创作实践摆脱随意和盲目。总的来说,我觉得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评论与创作的互动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10月23日,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一周年的日子。总书记在回信中希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勉励我们“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我认为,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不仅为中国戏曲教育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为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转自:中国文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