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林:当滚滚长江遇见江南文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王宏伟    时间:2021-09-03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长三角,中国经济最富庶、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当滚滚长江一路从巴山蜀水奔流到长三角地区,就遇到了文脉绵长的江南文化。


  当长江、长三角和江南文化交融碰撞,会呈现出怎样的精彩?本期“对话长江”栏目,我们邀请到“江南诗性文化”的提出者、长期从事长三角城市群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听听他这个“长三角人”如何以江南文化的视角来看待长江文化。

  记者: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长江沿线分布着哪些地域文明?它又如何塑造了长三角地区的地域文明?

  刘士林:过去说起中国历史文化,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元的,其中心在黄河中下游,由之向外传播,以至各地。近几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中华文明是多源流、多根系的,长江地区早在史前时代就有相当高度的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长江和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放眼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文化主要有:以成渝城市群为主体的巴蜀文化、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主体的荆楚文化、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主体的江南文化,还有以滇中城市群为中心的云南文化、以黔中城市群为主的贵州文化、以洞庭湖为中心的湖湘文化、以鄱阳湖为中心的赣鄱文化、以皖江城市带为中心的安徽文化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江南文化。从历史上看,不同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优势,或者在某些方面独树一帜,如禅宗主要是在赣鄱大地上开枝散叶的,因此才有了“一花开五叶,三叶在宜春”的说法,但从总体上看,江南文化无疑是长江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龙头。这除了经济、文化的原因外,作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现代化进程开始最早的地区,江南文化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得到了长三角城市群这个世界级城市群的有力支持。

  我们团队在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江南文化与长江文明的关系,提出了长江文化是江南文化摇篮的新论,并认为与以“政治—伦理”为核心的黄河文化不同,江南文化的精髓在于“审美—诗性”精神。

  记者: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以现代眼光看待江南文化呢?

  刘士林:以太湖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江南文化是长江文化最有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可以从中西、南北两个方面来了解。

  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西方民族给人类最大的贡献是科学智慧和理性文化,中华民族对世界最独特的创造是诗学和诗性文化。前者的主要问题是导致了感性与理性、主体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由此形成了机械地对待生命和残酷地征服自然的西方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后者的核心机制在于:尽管人与自然的对立、个体与他人的冲突不可避免,但受“物我无对”“民胞物与”等诗性文化观念和价值的影响,中华民族不仅在应对人与社会的矛盾时,能较好控制个体与群体的冲突程度,同时在应对人与自然的矛盾时,也能避免天人关系走向彻底的分裂与对立。中华民族原创和承载的诗性文化,不仅为构建一种真正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理念和智慧,也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十分契合。

  从南北差异来看,受不同的地理条件、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价值的影响,中国诗性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又进一步演化出两种主要形态:一是以政治—伦理为深层结构、以中原文化圈为核心空间的“北国诗性文化”,二是以经济—审美为基本理念、以古代太湖经济区为主要范围的“江南诗性文化”。前者当然很伟大,但也存在“政治压迫经济”“群体淹没个体”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活力。后者则善于处理和协调“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社会和个人”的矛盾关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与精神、功利主义与审美主义的融合发展。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江南诗性文化可以为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贡献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这也就是长三角一体化要以江南文化为重要支撑的根源。

  记者:江南文化的诗性审美特点,对于长江经济带建设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和意义?

  刘士林:在当代,空间上与江南地区基本吻合、人文上与江南文化一脉相承的长三角城市群稳居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之首,以江南文化促进长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引领长三角区域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带动长江经济带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大的战略突破和深远的战略布局意义,并正在成为长三角三省一市乃至沿江11省市的文化共识和自觉行动。

  长江经济带尽管被称为经济带,但与一般的区域经济战略不同,它的主题不是发展工业甚至是产业集群,而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或者说,是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

  对于把生态保护置于核心地位的长江经济带,在某种意义上也不妨称为“长江生态带”,其发展主线可以阐释为: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引领长江流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文化繁荣发展。而长江的生态保护,无疑需要文化的支持。这种文化不是近现代以来的西方理性文化和工具主义,而是不把人与自然看作截然对立的矛盾关系,注重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中国诗性文化,或者用当代的语言说,是绿色的生态主义文化。江南文化是中国诗性文化的典范形态,也特别注重调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冲突,因此在长江文化的现代转换和创新发展中必将发挥出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记者:从长江文化的视角看长三角城市群,会有什么样的发现?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视角来弘扬长江文化,又应该做些什么?

  刘士林:长江文化是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共有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家园,长三角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最发达的城市群。如同长江经济带是长三角城市群的广阔腹地一样,长江文化也可以看作是江南文化发挥更大作用的广阔天地。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发挥好长三角城市群在长江经济带、江南文化在长江文化中的龙头作用。

  如同上海自现代以来一直是长江流域的龙头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在长江沿线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中,也同样占据着龙头地位。因此,长三角城市群的江南文化建设,也理所应当地对长江文化发展繁荣有所作为。就此而言,我们认为主要应该做几件事情:

  一是从整体上做强长三角的软实力。这是一个老话题,和世界上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的主要短板不在经济总量,也不在一部分高科技领域,而是营商环境、公共服务、文化魅力等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都刚刚发布了软实力和文化建设规划,而目前更需要的无疑是做强长三角全部省市的软实力,以便在长江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

  二是解决好长三角文化的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长三角以江南文化为主体,主要由四大区域文化构成,即吴文化、越文化、徽州文化、海派文化,这些文化发展并不平衡,尤其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还没有找到,在一些领域还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等问题。以共建江南文化为中心,尽快解决长三角内部的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不仅可以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强大的文化动力,也可以为更大范围内的长江文化建设提供示范。

  三是探索建立江南文化和长江文化的协同发展机制。对江南文化与长江文化主要板块,如巴蜀文化、荆楚文化、赣鄱文化等的内在关系、主要矛盾、协同互补机制等开展深入研究,在更好地保护传承各区域文化的同时,以长三角一体化引领长江经济带建设为现实背景,以江南文化引领长江文化建设为中心,研究制定有助于江南文化与长江文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使江南文化成为促进长江文化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记者: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江南文化、长三角地区可以有怎样的作为?

  刘士林: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都是国家战略,其中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也均被明确写进规划中。这既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同时也包含了生态、文化等在内。也就是说,不仅在科技、产业、金融、贸易等方面上海需要带动长三角、长三角需要带动长江流域,在文化建设上同样也应该这样。

  江南文化是全人类都喜欢和向往的文化形态,在历史上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比如马可·波罗对苏州和杭州的赞美。他把苏州称为“地上的城市”,同时把杭州称为“天上的城市”。他说:“苏州城漂亮得惊人……居民生产大量的生丝制成的绸缎,不仅供给自己消费,还行销其他市场……这里的商业和工业十分繁荣兴盛。苏州的名字,就是指‘地上的城市’,正如京师的名字,是指‘天上的城市’一样。”在他眼中两者并无高下,都是当时中国和世界第一流大都会。

  比如利玛窦对南京的第一感觉:“论秀丽和雄伟,这座城市超过了所有其他的城市。”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还把南京称为“全中国最大最名贵、差不多是全国中心点的都市”。

  在近现代时期,上海同样也发挥过江南地区中心城市的重要作用:

  王韬在《瀛壖杂志》中曾描述过上海开埠后的巨变:“十里洋泾开眼界,恍疑身作泰西游。”民国时期,上海就成为名副其实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以全长1.5公里的外滩为代表,不仅具有和西方大都市一样的功能,云集了众多的外国银行、商行、总会,也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随处可见哥特式的尖顶、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等。全球化程度非常高。

  今天的长三角,在创建最优营商环境和探索制度性开放上已走在国内前列,在畅通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上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除了这两方面,还有公共服务,还有城市环境,还有美丽的青山绿水,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消费,也包括以海纳百川的城市群品格,全力为来自世界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舞台,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提供表演空间等,这些把一个更好的长三角、更好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成为新时代中国最亮丽的世界名片。

  这些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果,不仅与古代的江南文化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在更高层次和面对未来的意义持续推进着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本栏目由新华日报《人文周刊》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联合推出)


  转自:新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