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促青海省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19





  近年来,青海省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发展战略,全面加快“三品一标”的发展进程,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取得了新进展。2016年新认证绿色食品210个,全省绿色食品种植(养殖)基地监测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产值实现近22亿元。
 
  树立典型样板,发挥示范效应

  为提升全省农产品品牌示范引领作用,青海省以规模大、效益好的绿色农产品为重点,以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等农牧业特色鲜明的地区为突破口,积极创建绿色农产品典型示范样板。青海宏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按照“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整村推进、规模经营”的生产模式,采取统一生产工艺,统一原副材料供应,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商标和包装,统一市场销售,统一管理模式,形成了富硒肥料加工,富硒大蒜种植、深加工、市场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出了青藏高原绿色纯天然富硒产品第一品牌。

  通过三年绿色产业发展,富硒大蒜价格由2013年地头收购价2.2元/斤,上涨到2016年4.0元/斤,累计增长1.8元/斤。2016年每亩收入达1.3万元,每亩增收5000元,人均增收4350元。产业扶贫直接受益群众3528户、14,953人。富硒大蒜种植面积涵盖乐都全境,种植面积2.5万亩,富硒大蒜种植产值3.25亿元。此外,从2015年起,省财政连续三年安排22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当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绿色生资)、有机食品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进行了补助,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和“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搭建各种平台,展示推介品牌

  借助国内外各种展会,为青海省绿色农产品找到产业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牦牛肉”“藏羊肉”“枸杞”“三文鱼”等为主的绿色农产品在欧洲、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的出口量和知名度也逐年提高。同时,2012年和2014年青海省农牧厅先后在上海西郊国际和北京农展馆开设了青海特色农畜产品专营店,为青海省绿色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搭建了平台。海西州在全国26个省、市180条线路的列车电视宣传“柴达木枸杞”,在西宁机场制作枸杞产品路灯广告牌28块。同时,在海西州民俗博物馆建成了柴达木枸杞文化展示厅。通过多方位宣传推介,积极塑造了青海省绿色农产品品牌。
 
  确保产品质量,维护品牌信誉

  为确保绿色农产品质量,青海省多措并举,规范推进。一是严格质量监督。在每年“三品”产品抽检和市场监察中,优先安排抽检绿色农产品。同时,在“三品”认证方面,为绿色农产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方便。二是统一产销服务。获证单位与生产种植户和营销大户签订使用协议,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宣传推介、统一市场销售,形成了公司与农牧民效益互联、互惠互利的经营格局,从而保证了绿色农产品公信力。三是推进产业化发展。青海省80%以上的绿色农产品已初步建起了上接市场、下联农户的产业链条,产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通过绿色农产品将企业、基地、协会和农户串联起来,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现代经营的大产业。
 
  利用互联网+,促进融合发展

  青海省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引入培育电子商务平台,组织电商、农民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探索推广绿色农产品、畜产品全生产过程展示营销、网上专卖营销、种植环境的远距离视频体验式营销等多种互联网营销新模式,不断开辟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2016年,青海省有8家绿色食品企业通过工商银行e购平台实现线上销售。
 
  提升了标准化生产水平

  目前,青海省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监控面积120.4万亩,有效地提高了绿色农产品质量,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青海省已经建立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生产档案、市场准入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规范运作,监管得力,确保了绿色农产品质量。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目前,青海省绿色农产品年产值已达20亿元,实现了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强的带动作用。
 
  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绿色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绿色农业发展支撑能力;通过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与技术传播能力,实现绿色农业技术的快捷传播和广泛共享;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对青海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生产了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对生产基地农业环境、农业生产投入品、生产与包装、储运等环节的检测及管理,减轻了化肥、农药对环境及产品污染,进一步改善了青海省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鲍小铁)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