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柜,重新点燃末端之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10





  借力年初丰巢的25亿融资和年中的“丰鸟之战”,快递柜再一次抓住了媒体和大众的眼球。近年来,为解决快递行业末端配送问题而生的智能快递柜项目备受资本青睐,短短5年,快递柜“跑马圈地”吸金逾百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以快递柜作为入口发展社区O2O,已然成为业内公认的“阳谋”。
 
  丰鸟一战风波还未消散,关于瓜分“最后一公里”市场蛋糕的博弈又被提上舞台。随着快递件数量的急剧飙升,众多大佬野心满满,不放过任何可以“加码”的机会,纷纷布局智能快递柜业务,从物流层到商流层,“末端之战”已经点燃。
 
  A 三方巨头争霸,快递柜迅速规模化
 
  6月8日,速递易的母公司三泰控股发布公告称,菜鸟全资子公司浙江驿宝网络科技正式与其签定初步合作意向书,成为继中国邮政和上海复星之后的又一合作伙伴。至此,速递易新引入的重量级“外援”悉数亮相,分别为中邮资本(中国邮政集团)、驿宝网络(菜鸟网络)、亚东北辰(复星集团)。
 
  强强联合使速递易迎来了新格局,速递易将整合中邮集团的2.1万+组快递柜,叠加速递易原有的5.6万组柜子,远超主要竞争对手丰巢科技约4万组快递柜。菜鸟网络将调动旗下快递商资源并安排系统对接,为速递易引入稳定业务、加速成长,此外,复星集团也将贡献其旗下地产、物流和传媒资源。而丰巢这边,顺丰、腾讯以及京东的联合队伍也逐渐成形。
 
  截至目前,具有先发优势的速递易占据32%的市场份额,扩张迅猛的丰巢科技市场占有率也高达24%,而由云柜、富友收件宝和中集E栈组成的“创赢联盟”联合市场份额高于速递易和丰巢科技,达到34%,而且还有继续吸收联盟成员的可能。由此,智能快递柜市场基本呈现“三足鼎立”之势,随着产业的进一步整合,巨头争霸的时代已经来临。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快递柜市场“烧钱”行动再升级,这不但将加剧快递柜领域的竞争和洗牌,也让作为末端配送“掌控者”的智能快递柜又火了一把。
 
  据统计,智能快递柜在2015年达8万网点,通过智能快递柜投递的日快递量达125万单;2016年智能快递柜达15万网点,日投递550万单;预计2020年智能快递柜网点将达到35万,通过智能快递柜投递量会达到快递总量的30%-40%。
 
  2016年11月份左右,智能快递柜行业基本上启动了全面收费模式。据统计,目前快递柜每单收取0.2-0.6元的服务费不等,若按每单0.3元的费用进行计算,预计到2017年智能快递柜总投递将达到48.18亿件,收益将达约14.5亿元。2020年智能快递柜的投递量将达306.6亿件,利润约为92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85.31%。如再加上广告费,未来快递柜市场将达到数百亿规模。
 
  智能快递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加之如果能以智能快递柜作为打开社区的入口,连接更多的商业模式,那么其市场价值的增长将计日可期,因而,越来越多的快递柜企业获得了资本巨头的投资和与业内“大佬”合作的机会。
 
  B 智能快递柜成为资本“新宠儿”
 
  智能快件柜这个一度被认为是“鸡肋”的商业模式,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资本前赴后继争相入局的“香饽饽”。
 
  究其缘由,首先是因为智能快递柜市场的需求日益庞大。
 
  作为快递业“最后100米”的新生解决方案,智能快递柜行业的高速发展受益于国内快递市场规模的飞速扩张,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312亿件,日均8548万件,稳居世界第一。预计2020年日单将在2.8亿左右,快递业务完成总量不低于1022亿单,2016-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34.44%。
 
  而相对于迅猛增长的快递数量而言,智能快递柜的普及率显得微不足道,截止至2015年4月,全国50座城市安装的智能快件箱仅31156组,格口约118.56万个。
 
  2015年智能快递柜所承接的包裹量占全年的2.2%,而这一数据在2016年上升到6.8%,预计2017年将达11%。到目前为止,全行业也仅有约20万个智能快递柜网点,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极低的市场普及率形成鲜明的对比,智能快递柜无疑将成为快递行业的新蓝海。
 
  其次,智能快递柜也是物流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
 
  作为快递末端交付的主流方式,智能快递柜对于快递网络的数据收集显得越来越重要,今年6月顺丰菜鸟关于智能快递柜的数据之争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丰巢在2016年开始跟菜鸟合作,菜鸟提供消费者手机号信息给丰巢,丰巢将快递柜等物流相关信息反馈给菜鸟。2017年3-4月双方进行续约时,菜鸟提出了续约条件:所有快递柜信息和包裹信息都要无条件给菜鸟(包括非淘系订单),丰巢表示不能接受,双方没有达成共识,于是爆发矛盾。
 
  说到菜鸟此举的目的,正是为了获得丰巢所有的客户数据,如快递员的具体投递时间、客户取快递的时间段等信息等。
 
  目前,从货源到运输再到仓储,菜鸟网络在物流的各环节都有布局,唯独在末端配送环节较弱。而速递易等智能快递柜的投入使用,在不断增长业务量的同时还收获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这恰恰是物流数据闭环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此,“丰鸟一役”实际上争的是物流数据的保管权,智能快递柜成为了物流企业打造最终闭环至关重要的一环。
 
  C “弹药”充足,是否前路光明?
 
  即使有了巨额资本加持,智能快递柜仍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智能快递柜要面临的是入不敷出的资金难题。根据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2016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10.39亿元,同比减少27.12%,归母公司净利润-13.04亿元,同比减少3337.67%。其中,三泰控股因速递易等业务亏损超12亿元。速递易去年收入为2.24亿元,比2015年下降了27.43%,负责快递柜业务的子公司亏损高达5亿元,今年一季度,速递易继续亏损近3000万元。
 
  巨额亏损的背后,是高额的成本和高昂运营费用的死结难解。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一个智能快递柜造价约为1.8万元-6万元,企业还需承担智能快递柜的安装成本、租赁费、线路改造和后期维护等费用。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快递柜企业入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占地租金也从早年的不到2000元飙升至现在的8000元不等。“烧钱”式行业竞争,造成不可避免的亏损,丰巢也在2016年亏损了2.36亿元。
 
  其次,快递柜的盈利模式还有待探索。以速递易为例,智能快递柜的收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面向快递员收取派件费,收费标准为大箱0.6元/件,中箱0.5元/件,小箱0.4元/件;二是用户寄件时收取一定费用;三是用户取件超时收取使用费;四是智能快递柜显示屏广告投放的业务收入等。对于快递所需费用而言,一则作为物流链上最底层的快递员,业务收入本就相对微薄,在公司不予补贴的情况下,快递员自己缴费使用快递柜的可能不高;二则越来越多的客户要求送货上门进行验货,此外,对于用户收取超时使用费,容易影响用户体验,用户和快递员二者都属于对价格敏感的人群,对他们收取费用不仅没办法维持成本,长久以来反而容易造成客户流失。
 
  再次,快递柜广告目前也处在十分尴尬的状态,智能快递柜显示屏不仅画幅极小,而且用户停留智能快递柜前的时间很短,广告性不强,可行性也并不大。
 
  监管规范缺失也导致了不少行业乱象的产生。智能快递柜在方便了快递员和消费者的同时,快递的安全问题依旧是令用户感到不安,用户在投放快递时无疑将会被收集个人数据,
 
  市面上众多的智能快递柜企业,如何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此外,现在部分快递柜逐渐被当成了“甩手柜”,很多快递员为了省事,在不通知客户的情况下将快递投入柜中,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而未获客户授权下,放到快件箱的快递在收取时所产生的费用又该由谁承担?
 
  值得展开假设的是,一旦智能快递柜中的快递发生损坏或者丢失、被盗的情况,电商、快递企业、快件柜企业三者之前会否互相推诿,产生追责纠纷?此时又当如何解决?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建立起行业规范以及相关部门加强有力监管。
 
  由此可见,尽管智能快递柜已经走过了5年的历程,但它还需要更大的布局形成网络体系,以及研究更多元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且将来必定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来进行摸索与实践。(见习记者 金赤)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菜鸟入局速递易 两强接演快递柜之争

    作为“快递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的智能快递柜行业在经过速递易拓荒之后,一度云集了包括顺丰速运、申通快递、中通快递等中国最大的几家民营快递企业,更包括仓储巨头普洛斯、国资中国邮政以及中集集团等扎堆进驻。
    2017-07-24
  • 快递柜“叫好不叫座”?末端争夺面临挑战

    快递柜“叫好不叫座”?末端争夺面临挑战

    某大型快递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快递与便利店合作好处颇多,尤其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递公司就能补充营业网点的数量,极大的弥补其自营网点不足的问题。
    2018-04-15
  • 擅自把快件放快递柜可拒收,快递新规您满意吗?

    擅自把快件放快递柜可拒收,快递新规您满意吗?

      5月1日起,《快递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去年我国快递业务达400 6亿件,堪称“快递大国”。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快递行业的法律法规,该《条例》不仅与千家万户密切相关,也事关物流业健康发展。
    2018-05-11
  • 人民日报:快递柜不该收“二茬钱”,

    人民日报:快递柜不该收“二茬钱”,

      无论产品和服务如何创新,都必须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前提。如果不顾消费者的实际感受,就将所谓的“创新”强加给消费者,这样的“创新”无疑走偏了。
    2018-05-2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