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花生缘何风景这边独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8-26





  我国花生产业在世界上占有很大优势,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国大豆、玉米、小麦、大米等许多农产品在同国外的竞争中都处在劣势地位。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艾格农业资深分析师马文峰指出,就我国农业而言,如果任何一种产品得了“进口依赖症”,会逐步造成难以挽回的被动局面。这种被动局面还体现在,我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四大跨国粮商所掌握。

  “中国农业的失守是因为几个关键点没有把握住,最大的问题在种子环节和流通环节。”马文峰坦言,我国自有品种大豆、玉米的单产水平只达到美国的2/3。同样作为重要的战略农产品,国产花生却是风景这边独好。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花生在种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出口量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国内花生的育种、栽培、深加工都能做到全球一流水准。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花生的基础科研体系、从农田到餐桌的产学研体系。

  种子是农业领域中科技含量最为富集的,是更高层次的高科技战。如果没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品种,花生产业链的中国控制权就会易手。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失守,无不与种子的控制权易手密切关联。

  我国高度重视花生育种工作,先后选育推广了260多个花生新品种。

  1949—1956年,国家通过农家品种征集筛选鉴定,全国实现了第一次花生品种更新;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我国实现了第二次品种更新,为花生生产的发展进行技术储备;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60余个高产稳产的花生品种得以选育推广,实现我国第三次品种更新;20世纪90年代,花生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广泛而快速地推广,实现了第四次花生品种的更新。

  2000年后,我国用优质高产抗病专用品种取代非专用品种的第五次花生品种更新启动,但直到现在尚未完成,其深层次的原因比较复杂。

  随后,“高油酸花生良种”正成为我国第六代花生种子。油酸属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油酸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物质,无需氢化也可以长久保存,高油酸食用油从生产到销售液状稳定性比普通油品提高10—15倍,可以延长食用油的保质期和货架期。正因为油酸的这两种价值,使其成为食用油行业竞争的一条核心路径。

  高油酸花生油和橄榄油的油酸含量均等,一般高于其他食用油品类。高油酸的标准是油酸含量75%以上,美国是最早开展高油酸花生育种的国家,已经利用高油酸材料培育出不同类型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47个,并在生产上推广利用。随后,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全面推广种植高油酸花生,实现商品化批量生产。

  近几年,我国在高油酸良种培育方面持续发力,先后选育出了油酸含量在77.8%—90%的“花育32号”“花育951号”等10几个高油酸花生新品种。

  专家表示,用高油酸花生良种取代普通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工作迫在眉睫,如果我国的花生品质不能够快速提升,高油酸花生良种不能够快速研发及推广,促进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作为中国老百姓主要“油瓶子”的花生,或将面临着新的产业危机。

  目前,国际高油酸花生研究比较早的国家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其中,美国高油酸花生虽然含油量高,但每亩产量只有200公斤左右,产量远远落后于中国。要想防止国外花生的冲击,我国有关部门应尽快在全国推广高油酸花生良种,让它成为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转自:新华社瞭望智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道艰且阻 高档国产数控系统翻身战已然打响

    道艰且阻 高档国产数控系统翻身战已然打响

    熟悉国产数控系统发展史的人知道,从“六五”的技术引进、“七五”期间技术消化、“八五”到“十五”期间的自主创新,中国高端数控系统产品的技术开始突破,却又面临着经济环境恶化、用户信任度低和国外产品严防死守的重重阻力。
    2017-05-10
  • 我国车用特种橡胶行业透视:提高国产化率须加强研发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车用特种橡胶需求趋旺。当前,我国特种橡胶国产化率不高,大量依赖进口,国内相关企业和研究院所正在积极攻关,并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
    2017-06-07
  • 国产碳纤维:用户为何难接受?

    尽管当前我国通用级碳纤维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基本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部分需要,但过高的价格让下游企业望而却步,使碳纤维的应用也受到了阻碍。
    2017-06-15
  • 提升国产机器人质量的关键在哪儿?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工智能”首入全国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国家对新兴产业的重视,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核心。
    2017-06-2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