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传统气象服务难以完全满足人们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的需求,单纯的气象信息服务难以适应防灾减灾综合决策的需求,为此我国着力推进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技术的进步,以用户为中心,发展智能感知、精准泛在、情景互动、普惠共享的智慧气象服务
如果你是敏感体质,手机会在换季时自动推送空气飘浮物提醒;雨雪天气,快递小哥刚接到订单,送餐沿途降水预报、湿滑路段提示也随之而来;旅游达人还未飞往下一站,就收到了目的地景观预报……如此“懂你”的天气预报,还遥远吗?日前,中国气象局出台《智慧气象服务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一切将近在眼前。
《行动计划》提出愿景,到2023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气象服务中得到充分应用,初步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制作从体力劳动向智能生产转变、服务模式从单向推送向双向互动转变、服务体系从低散重复向集约化转变,初步形成智能感知、精准泛在、情景互动、普惠共享的新型智慧气象服务发展生态。放眼未来,气象服务如何更“智慧”,又将带给人们哪些“获得感”?
服务领域空间广阔
作为受众面最广、社会普及度最高的公共服务之一,气象服务已深度融入人们生活。目前,我国初步建立了精细化气象服务业务,基本实现任意时间、任意位置、智能推送的气象服务,气象服务信息公众覆盖面超过90%,2018年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首次突破90分,再创新高。
细数日常点滴不难发现,天气预报越来越贴心——社区的“智慧小屋”可将预报信息送到家门;户外运动爱好者可获取积雪深度等丰富天气指数;人们骑上共享单车,从APP里就能轻松获知沿途天气情况……气象服务“多面手”效应正在显现。
而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气象服务的挑战显而易见。“从目前来看,传统气象服务难以完全满足人们越来越精细化、个性化的需求;单纯的气象信息服务难以适应防灾减灾综合决策的需求;同时气象信息多是单向推送,尚难适应互动智能的服务需求。”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巡视员李明媚说。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融入生活。”李明媚举例称,支付宝“年度账单”能透露出用户自身未意识到的行为习惯,资讯类APP可根据个人兴趣精确推送新闻……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以及智能观测、智能预报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气象服务领域潜力巨大,智慧气象服务新业态呼之欲出,亟待实现从智能到智慧的转型升级。
中国气象局依托中国天气网打造智慧气象服务云平台业务,面向全国气象部门、社会企业及个人开发者,提供涵盖云基础设施、海量数据资源、智能数据加工、研发应用方案、智能运营推广等全业务流程的一体化业务支撑解决方案。目前平台已实现数据精细到街道并分钟级实时更新;在运动、旅游、健康、交通、农业等领域打造针对分众需求的创新服务产品;通过多重数据监控和质控保证数据稳定性;通过毫秒级发布技术实现数据高速分发等,赋能智慧气象服务。
信息精准高效推送
聚焦智慧气象服务可惠及的领域,《行动计划》提出,要发展以“智慧感知”为特征的公众气象服务、基于影响的行业气象服务、精准高效的决策气象服务。
在“无感停车”“智能收费”并不鲜见的今天,公众气象服务如何做到“智慧感知”?目前的气象服务还需要用户主动获取、手动“点菜下单”,“智慧感知”服务则省去这一步骤——当人们进入不同场景,合胃口的“菜品”就自动呈现在眼前。
“我们将充分挖掘大数据潜力为不同用户‘画像’,某个人在何时最需要何种天气信息?气象服务系统可主动感知,实现按需生产、智能制作、精准推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郑江平表示,气象部门将通过采集用户特征、行为习惯等数据,构建行为分析模型,动态分析其需求。而这些用户最终获取精准信息前的准备步骤,皆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进行。
以用户为中心,“有事必应、无事不扰”,这一理念贯穿在《行动计划》对行业气象服务的规划中。针对交通、物流等重点行业,气象部门将建设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开展用户数据的收集,发展用户行为分析和感知、场景构建、信息精准推送等核心技术,打造认识用户—分析用户—服务用户的气象服务新模式,在全国开展用户行为自动感知、基于位置和场景、精准推送的公众气象服务。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智慧气象服务已经做出了有益尝试。长江黄金水道沿途气候多变,易受大雾、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影响。为此,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充分挖掘航运气象大数据,运用长江航运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核心技术,设计航道沿线气象灾害风险自动实时报警、预定行程风险预警分析等服务产品,共建航运气象服务共享共用平台,开展面向航运调度和船舶行程服务场景的智慧化气象服务,试用阶段表现良好。
提升公众生活品质
建立智慧气象服务“云”平台,发展用户行为分析与感知技术,构建行业气象服务技术指标体系……细数《行动计划》中的重点任务,“技术”成为智慧气象服务建设的高频词。
“未来的智慧气象服务体系应该以技术为核心。”上海市气象局副局长冯磊认为,智慧气象服务要发展智能预报,更要提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要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和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此外,气象服务不能只“避害”,还要“趋利”,从改善生活品质的角度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原来气象部门仰头只看天,现在得脚踏实地看世界”。
冯磊告诉记者,上海市气象局与复旦大学大数据分析团队联合开发了人工智能预报技术,去年已成功为C919飞机提供获得飞行执照前的侧风、结冰等多项试飞气象服务,再也不用费力到国外检测。“我们还与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交通堵塞、垃圾乱堆放、违章搭建等各类老百姓投诉事件背后的气象大数据分析。通过技术创新与提升,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气象服务。”
据介绍,气象部门将依托信息化建设,推进气象服务系统的“云”化改造,搭建智慧气象服务引擎和开放式架构的平台环境,在全国形成“云+端”的气象服务格局。
智慧气象服务触角要延伸到更深更广的层次,离不开多元力量合作与创新。今后,面向社会开放协作的气象服务集智创新机制将进一步深化。李明媚透露,气象部门还将建设气象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平台,引入市场机制,与企业、高校共同开展服务成果转化等工作;联合组建气象服务创新联盟,进行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研究。(记者 郭静原)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