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转化难,其实很多时候是源于信息不对称。科研人员懂技术,却不知道该如何把自己的研究转化成产品;企业有需求,却找不到能为自己解决技术难题的人,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作为上海首批设立未来产业先导区之一的“大零号湾”,专门为科研人员和团队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成果转化对接专员,彼此携手同行,一起跑出了科创落地的“加速度”。
杨长,“80后”,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员。他主导研发出了一款带正电荷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实验服和万用表是陪伴他最长时间的“工作伙伴”。
余传,“95后”,在上海“大零号湾”专门从事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帮助高校科研项目对接政府、企业和资金方。
一个最擅长的是做实验、写论文,一个常年与各种项目资料和表格打交道,不久前的一通电话,让这两个此前从来没有过什么交集的人,成为了携手同行的伙伴。
杨长介绍,他所研究的这项新材料技术可以为普通玻璃赋予传感、发电等多种功能,未来还可以应用在光伏电池、显示器、传感器、探测器、智能玻璃等领域。基于这项材料技术,他在首届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上获得了“超能奖”。但接下来,如何与产业对接?又怎么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却把他给难住了。就在这个时候,“慕名”而来的余传打来的一通电话,让他眼前的路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作为成果转化对接专员,从打电话的那一刻起,余传就开始了他全程“陪跑”式服务。不仅帮助杨长团队对接产业基金,而且通过梳理分析,从上下游产业链找到了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共同进行产品开发。经过反复论证,目前,他们把第一个转化场景聚焦到了光伏行业,并已开始筹备中试试验,以进一步验证技术的可行性。
杨长的实验室和余传的办公室相隔两公里,在这条路上他们曾来来回回地走了无数遍。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依然会沿着这条路来来回回地走,因为只有走下去,才能互相成就。
激发科研人员活力 下好创新生态“先手棋”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上海人才资源总量不断提升,创新成果也持续涌现。2023年,上海日均新增科技企业370家。但是,上海并没有因此就停顿下来,依然还在不断强化各种政策鼓励创新创业,激发人才活力。从推动高校成果转化到设立未来产业先导区,再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下好打造创新生态的“先手棋”。
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上海各大高校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2024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赋权、免责等一系列机制,从管理体系、专业队伍、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重点解决校内科研成果“不敢转”“不会转”“不愿转”的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介绍,有了这个赋权模式之后,学校可以赋予老师100%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然后作价入股成立公司,科技成果作价形成的股份全部归老师所有。目前,学校有多个项目正在转化中,涉及金额超过5亿元。
在上海的“大零号湾”,记者看到不仅是高校的松绑、专员全程“陪跑”,针对不同阶段科创企业的发展,场地和资金也都有相应的扶持。目前,这里已累计汇聚4000多家有着原创技术支撑的“硬科技”企业。
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新动能。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据了解,围绕5大未来产业、16个细分领域,上海正在编制“一业一方案”,并联合企业、研究机构、产业链上下游组成创新联合体,培育更多产业“爆点”。上海提出目标,到2030年,力争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