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等13部门公布了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共计70个。加上前两批公布的80个试点地区,目前,“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已经达到了省级全覆盖。
在便民生活圈建设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服务“一老一小”。今年7月出台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也明确提出,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聚焦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近年来,各地在积极推行老年人助餐服务,探索发展如社区食堂、老年餐桌、长者食堂等服务设施。这能否满足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先来看记者在北京的采访。
北京:饭菜可口价格合理 老年餐受欢迎
总台央视记者 王瑄:做饭难、就餐难是老年人晚年生活最为头疼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高龄、孤寡、空巢和失能老人而言,如何能解决好一日三餐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今天我们就来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的老年餐厅,让我们一起进去看一看。
走进餐厅,记者就看到墙上挂着老年餐的菜品和价格,以套餐的形式从15元到35元不等。中午11点,餐台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来吃饭的大多数是周边居住的老人。
除了这家老年餐桌,记者又走访了北京其他街道的几家老年餐桌,每家餐厅中午就餐的人流量都很大,有老人带着孩子来的,还有一些在周边工作的年轻人。
送餐入户 暖心服务“近”家也“进”家
可以看到,“老年餐桌”不仅服务老年朋友,也得到不少年轻人的青睐。
社区街道开设老年餐桌,给居住在周边的居民解决一日三餐的大问题,可是还有不少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体,他们的吃饭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家住北京新街口的葛阿姨今年已经80多岁了,2006年做了一个大手术,之后就很少出门了,社区街道及时把葛阿姨的情况反映给定点老年餐桌,从那之后十几年风雨无阻。
送餐员:阿姨您好,给您送饭来了。
记者:给您送餐,送多长时间了?
葛阿姨:2006年开始一直到现在,每天都是11点左右就到,很准时的。太解决问题了,为什么呢?这老年餐我自己又做不了,买东西还得费事,所以这老年餐对于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像葛阿姨这样的老人,社区还有很多,如何能保证他们的一日三餐,也是老年餐桌主要工作。
记者:我们现在大概一天配餐的数量有多少?
北京什刹海街道华方居家养老配餐中心 黄永周:我们日常配餐这一块儿就是中午125份左右,晚上还有40份。
记者:有老人要加餐怎么办?
北京什刹海街道华方居家养老配餐中心 黄永周:老人加餐我们单独就会有订餐记录,我们在这个群里边就会通知,假如说老人去医院或者暂停或者增加(配餐)了,我们就都会发到配餐群里边。
黄师傅已经从事养老配餐15年了,他告诉记者,养老配餐一直都是微利薄利,甚至大部分是亏钱在做,虽然有一部分补助,但还是远远不够,目前在经营模式上也是以老人餐为主兼配送一些社会餐饮,这样用社会餐饮盈余来补贴养老配餐这块的亏损。而且,目前餐厅的员工都是身兼数职,后厨的厨师做完餐以后还要兼职要去送餐,一岗多责可以省去一些劳动力。
北京什刹海街道华方居家养老配餐中心 黄永周:养老配餐这一块儿就是为这些老人服务,因为每个人都会老的,我们在做这个的时候,也是不断在学习,不断在积累经验,争取做得更好。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