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承办的“2022年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线上举办。会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联合发布的《医学人工智能发展前沿及趋势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我国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规模占全球总量的38.7%,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34.2%。
开发规模最大且增速最快,近10年复合增长率达34.2%
《报告》指出,90年代中期至今,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驱动着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器械众多场景得到应用,包括健康管理、辅助诊疗、风险预测、药物挖掘、医院管理。全球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研究活跃,主要集中在医学图像处理、健康医疗大数据的采集和挖掘、基于基因及生物标志物的癌症等重大疾病预测、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与预测四个方向。
此外,全球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活跃,积累了一定数量的高技术含量和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成果,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其中,中国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规模最大且增速最快,专利申请7018组,占全球总量的38.7%,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34.2%,国际规模指数为1.16。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已有56个产品上市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曹雪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进一步催生了数字经济这一新的发展形态,数字经济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也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正在医疗健康领域引发深刻变革。国家战略的前瞻性引领、政府的强力支持、产学研医的协作创新、需求方面的大力牵引、科研环境的高度开放,共同推动着我国医学人工智能的进步,我国医学人工智能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面临广阔的发展机遇。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层设计全面展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设立于2016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其下设的多个重点专项在3年内资助医学人工智能项目25个,资助金额超过2.5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近五年来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的课题资助经费总额超过1.1亿元。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标准制定加快推进,注册审评路径逐渐明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已有54个国产、2个进口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上市。上市产品主要是基于医学影像的、加入深度学习模块的人工智能辅助检测软件、基于生理数据的辅助诊断软件或搭载了此类软件的医疗设备。
院士专家共谋高质量发展之策:突破核心技术
此外,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数字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聚焦当前行业热点,邀请两院院士、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赋能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助力医学人工智能成果早日落地、开花结果。
在院士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医学院程京教授分享了中医传统目诊理论与医学AI结合的实践和应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徐宗本教授介绍了新一代CT系统的应用新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教育部·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顾晓松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随着医工交叉的覆盖范围不断拓展,医工融合的程序不断深化,新兴医疗装备的不断涌现,海量医学数据的不断产生,最终将使医学的形态发生根本变化,进入以患者为中心、由大数据驱动的人机协同的智能医学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教授详细讲解了清华智慧健康医疗体系在基层的应用,为公众提供集预防、诊疗、康复、慢病管理以及高龄照护为一体的健康管理与医疗照护联合体。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校长骆清铭教授在报告中讲解了连接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的桥梁——脑空间信息学这一全新概念,展示了当前我国脑科学的发展成果及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顾宁教授在会上做了《纳米医学与细胞诊疗技术》的报告,指出了纳米医学的重点研发方向、应用进展及细胞生物产业对纳米技术的需求。
会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医学人工智能分会主任委员、东南大学万遂人教授代表全体专家宣读了《医学人工智能赋能大健康创新发展共识》,具体内容包括:持续加大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力度,突破若干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新一代智慧医学装备研制;建立我国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体系,加快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与审批;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推广应用;创新发展智慧健康维护保障机制,助力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安全运行;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记者 郭文培)
转自:中国经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