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将企稳回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6-28





  6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2年中期)于线上举行。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杨瑞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副主席,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裁闫衍联合主持,聚焦“稳字当头的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界、学界、企业界经济学家刘伟、黄奇帆、杨伟民、王一鸣、刘元春、毛振华、刘晓光联合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指出,经过16年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论坛聚焦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前沿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共谋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策略,在国内宏观经济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分发挥了国家高端智库咨政启民的先锋作用。


  刘伟强调,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际看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持续扰动经济修复节奏,国内三重压力对经济造成持续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我们依然要保持信心和决心。我国仍然有足够强的韧性、足够多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冲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具体看来,要把握好以下三点:首先,坚持以扩大消费为战略基点,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做好制度安排。其次,坚持以产业转型为主攻方向,要抓住以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及以碳达峰、碳中和为主导的绿色转型这两大产业升级机遇。最后,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能,一方面要统筹各方的力量,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要优化上下游经济结构,进一步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环境。


  最后,刘伟希望各位政产学研界专家,共同分享深度洞见,贡献宝贵智慧,为中国经济把脉问诊,指明经济未来走势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晓光代表团队发布本年度中期报告。报告展望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必将迎来企稳回升态势。报告对2022年宏观调控的存量政策效果与增量调整空间进行了评估,并在已出台政策基础上提出以下十方面政策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下半年的增长目标和相匹配的政策举措。考虑到二季度经济增速显著回落的影响,建议坚持全年5~5.5%的增长目标并追加相匹配的政策力度,以此确立下半年的宏观政策定位和发挥预期引导作用。


  二是把握新阶段经济复苏带来的信心提振的窗口期,将中期视角的“预期管理”作为各项宏观政策的统领和重要抓手,对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进行中期扩容和工具创新。简单的预调、微调已经不足以应对宏观经济日益面临的内生性下滑风险。


  三是高度重视疫情冲击下各类微观市场主体行为模式变化的宏观经济后果,特别是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行为的“保守化”倾向将导致传统政策手段及预调微调模式的失效,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并且达到一定的力度。


  四是随着中国经济步入疫后复苏新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应当从短期救助转向有效需求的快速扩展之上,实现向市场型深度复苏的顺利转换。在快速落实一揽子政策和有效需求提升战略的同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特殊疫情救助向有效需求刺激转变,从供给侧扶持政策向需求侧扩张政策转变。


  五是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应在已出台政策举措基础上,科学组合搭配一揽子规模性政策,着力疏通宏观经济循环堵点。建议扩张财政资金预算安排,集中出台三大针对消费、投资和产业的“规模性”政策方案。


  六是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应该充分发挥其面对突发情况的灵活性,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配合,更好地发挥预期引导作用和政策乘数效应。解决政策利率传导和风险分担机制问题,推动贷款利率下行。


  七是坚持底线思维,提前建立并及时启用非常规政策工具。面对疫情发展和国际局势的高度不确定性,不仅要考虑到基准情景下的经济下行压力,还必须意识到今明两年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形。除了旗帜鲜明地从结构性扩展向总量扩张转变,还需要建立非常规政策储备并根据需要及时使用。


  八是各类监管政策要与逆周期政策协调配合,重点在于“市场秩序建设”而非松紧力度的摇摆,从而在防范风险积累的同时避免造成市场预期的紊乱。


  九是民生政策要托底,提高就业弹性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应对经济下行和民生冲击叠加带来的“双重风险”。


  十是积极应对外部风险挑战,关键在于以构建高标准的市场经济体系为目标,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落地,推出以形成国内市场大循环为导向的新一轮结构性改革,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不断巩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不易成果。


  转自:中国企业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