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此次疫情,世界各国将会更加重视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将会进入“全民需求时代”。在投资领域,疫情过后健康产业需求迎来大升级,将成为无可争议的投资风口,这个产业也将是全球未来发展最快、富豪最多的领域。
新冠病毒大流行使人们认识到健康对于生命的意义重大,以及各大城市规划注重大健康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什么是大健康?很多人认为它只是属于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范畴,实际上并非如此。所谓大健康,指的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疾病谱的改变,而提出的一种全局的健康理念。它不仅仅只关注一个人或者一个社区的居民的衣食住行以及生老病死,而是关注整个人类的精神、心理、生理、环境、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大健康倡导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还有正确的健康消费理念等。实际上,它的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到国内外社会上各类组织为满足人类健康需求所采取的有效行动。
大健康产业正是大健康“有效行动”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健康理念的一个具体而生动的表现形式,包括我们熟知的医疗保健产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专业服务和生产领域,都属于大健康产业的范畴。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实体经济遭到重创,削弱了线下的消费能力,但与此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们深刻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辛苦赚来的钱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用于吃喝玩乐,而是更多的用于储蓄、投资和购买健康产品。在投资不动产方面,最明显的就是疫情之后买房的人数增多,一方面是因为2020年1-4月份有计划购房的人群因为疫情推迟了计划,另一方面则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的“刚需”和“置换型”需求。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中介行业的推波助澜,但总体上疫情之后房价并没有“腰斩”,房价上涨城市反而多于下降城市。
和涨幅和跌幅都不算太大的房价相比,此次疫情带动大健康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今年过后,预计会迎来“井喷”式快速增长。
首先,此次疫情让国家更加坚定大健康战略,中国大健康产业必将迎来腾飞的新黄金10年。2017年10月,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将人民健康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上来。今年席卷全球的疫情,更是让国家高度重视国民的健康问题,以及下大力气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决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健康中国”带来的我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0万亿元,到2023年,我国的大健康产业预计将实现超14万亿的产值,2030年将超过16万亿,是目前市场的3倍。对相关参与其中的企业来讲,要想在产业新风口之下把握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就需要积极主动适应市场新变化,实现产品服务大升级,以便更好地打造自身品牌价值。
早在2016年,我国就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相应的行动计划,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并重视全民健康。今年是“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第4年,正式进入到第一个落地的10年。此前4年,在这一雄心勃勃的规划指引下,空气、水、土壤污染大幅度减少,工业排放标准更加严格,步行、骑车、健身和公共卫生设施趋于完善。接下来的6年,中国健康卫生系统思维或将会发生重大转变,“预防优于治疗”的理念将会得到有力贯彻,这也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黄金机遇。在经历过这一场全民健康教育之后的后疫情时代,各大城市也都在争相构建大健康产业集群,例如武汉在今年4月发布了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是建成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力争产业规模、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其次,疫情使“健康中国”更具紧迫性,推动城市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提速。大健康产业集群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新时代必须要尽快实现的目标任务,它也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更是未来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得快、发展得好,将会吸引大量优质产业要素资源聚合,必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融合,回过头来,将又会有力地促进城市大健康产业集群的快速稳健发展。
最后,大健康产业是大势所趋,不重视或将引发全面危机。这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将全人类赶到生死攸关、大难临头的关口。归根结底,在于此前城市对大健康产业的认识不到位,甚至是完全不够重视。我认为,未来大健康产业的潜力将足以改变全球财富的分配。将来,世界首富或将不再出自互联网领域,而是来自大健康的摇篮。
从宏观大背景上看,庞大的人口基数、老龄化趋势、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都将推动大健康产业飞速发展。从微观大环境来看,经过此次疫情,世界各国将会更加重视大健康产业,人们也会进一步倍加珍惜健康,大健康产业将会进入“全民需求时代”,迎来新一轮大发展。在投资领域,疫情过后健康产业需求迎来大升级,将成为无可争议的投资风口,这个产业也将是全球未来发展最快、富豪最多的领域。
大健康产业从未如此好过,而且,未来它必定越来越好,没有比大健康产业更肥美的肉了。
转自:金融投资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