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年度报告》:关注祛斑、祛痘、面膜化妆品非法添加风险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7-14





 

  7月14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年度报告(2019-2020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20年全省化妆品安全总体风险可控,祛斑、祛痘、面膜化妆品非法添加仍为关键风险。省药监局将持续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一经查实,一律予以吊销生产许可证。


  关注祛斑、祛痘、面膜化妆品非法添加风险


  广东省是全国化妆品产业第一大省。《报告》指出,截至去年11月15日,全省持证生产企业2686,占全国55%,其中新增100家,增长3.7%;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确认备案产品1275752个,占全国69%;国产特殊用途化妆品注册品种5804个,占全国总数的55%。


  据介绍,2013年以来,广东省局以风险管理为指导理念,全面开展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组织技术机构累计完成了25个项目的评价性风险监测工作,监测范围基本覆盖所有化妆品种类,最终锁定祛斑、祛痘、面膜化妆品非法添加为关键风险,非法添加主要集中在添加糖皮质激素、汞、抗生素等禁限用物质。


  2019年,针对非法添加,广东省药监局组织开展了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共发现和查处了83批次涉嫌非法添加化妆品,打击化妆品擅自变更配方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共抽检染发类及防晒化妆品548批、立案查处案件173宗,打击网络销售非法化妆品行为专项共依法移交或查处省内外问题产品37批次,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风险排查处置工作全省共排查化妆品电子商务平台及网络经营者1402个、清理产品数量8129个、清理违法信息309条。


  “经过科学综合评估,广东省药监局作出2020年全省化妆品安全总体风险可控、具体风险突出的评估预判。”省药监局化妆品监管处处长郭昌茂指出,广东省线下主流市场和主流电商平台销售的祛痘、祛斑、面膜类化妆品总体安全状况良好,非法添加情况与2017年、2018年监测结果比有改善趋势。但具体风险依然突出,非法添加问题属于当前关键风险,需加强整治并持续监测。


  下一步,省药监局将通过专项整治管控关键风险,继续针对祛痘、祛斑、面膜等高风险品类开展打击非法添加专项整治;继续开展网络销售化妆品专项整治。持续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明确监管红线,持证生产企业涉嫌存在非法添加、非法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一律依法予以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


  建议消费者谨慎购买功效产品


  省药监局方面表示,防范化妆品安全风险不仅需要企业自律、行业自治和政府严格监管,也需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治理,特别是消费者的安全消费常识是保障自身使用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消费者应掌握必要的化妆品安全常识,才能正确选择和科学使用化妆品,规避消费误区,远离安全风险,尤其要注意识别医美面膜陷阱、谨慎购买功效产品、熟悉安全消费常识、警惕产品宣传陷阱、选择规范渠道购买,发现违法违规产品及时投诉举报。”郭昌茂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市场上掀起的“医美面膜热”,郭昌茂特别提醒,行业内所谓的医美面膜是指持有医疗器械备案凭证的面膜(大多为Ⅰ类医疗器械),其主要成分是医用辅料,其实质用途是用于辅助治疗皮肤疾病或损伤。“健康的皮肤不需要使用医美面膜,也没有证据显示医美面膜比普通面膜具有更好的护肤功效。”


  此外,祛痘、祛斑和面膜等宣称功能性化妆品是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安全风险相对较高,是近年来监管部门专项整治的重点。省药监局方面提醒消费者:要特别警惕宣称强效速效的功效性产品,监管实践发现夸大宣传功效的产品非法添加风险更大,请消费者谨慎选择选购。


  省药监局提醒,化妆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化妆品的基础功能就是清洁、保湿和美容修饰作用,所谓“特殊用途”是指用途特殊,但不保证效果特殊,多数只是辅助作用,除物理遮掩美白、脱毛、染发和防晒等用途外,大多数不可能速效显效,化妆品宣称速效显效功能是夸大宣传。


  “建议消费者选择规范企业购买。”郭昌茂表示,规范的化妆品经营企业应当能够提供所售产品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如果是特殊用途化妆品还可提供《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证书》;如果是国产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还可提供备案电子凭证;购买产品时,应要求商家提供发票或电脑小票,并在上面注明购买化妆品的名称、生产厂家和生产批号,以利于依法维权。不能提供上述信息的企业,请消费者谨慎选择。


  消费者可登录总局网站查验化妆品是否注册备案的合法信息。如果查询到产品未注册或备案、产品与注册或备案信息不符,产品违规宣传,或正常使用出现不良反应,除立即停用并视情就诊外,还应当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转自:金羊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提振信心 释放潜力 市场明显回暖 提振信心 释放潜力 市场明显回暖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