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日前举办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解读活动。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称,国家医保局通过调整药品目录以及测算、谈判等方式,挑选出临床价值大、创新程度高的药品,并给予合理的价格,有助于更好地引领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近几年医保基金投入数千亿,用真金白银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优化医保药品结构
11月28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发布,新增91个药品。黄心宇介绍,在今年新增的91个药品中,70%为化学药。同时,生物制品数量迅速上升,占比18%,其他为中成药。在38个创新药中,21个为化学药,8个为生物药,9个为中成药。
黄心宇表示,新增药品以抗肿瘤药物为主,有26个。慢性病药物有15个,罕见病药物有13个,中成药有11个,抗感染药物有7个,精神类疾病药物有4个,其他疾病药物有21个。“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抗肿瘤药物和慢性病药物的统计存在重叠。总体来说,新增药品的临床价值和创新程度都得到医疗行业认可。”
在谈判和竞价阶段,黄心宇介绍,今年目录外117个药品参与了谈判或者竞价,最终89个药品谈判成功,成功率接近76.1%,与往年基本相当。
黄心宇表示,从2023年开始,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完善续约规则。药品通过谈判进入目录后,续约规则合理且友好。今年共有140个品种涉及续约,其中三分之二的品种可以简易续约,无需再次谈判。在简易续约的品种中,80%的品种按原价续约。按照简易续约规则需要降价的品种,平均降幅仅为5.8%。其他需要重新谈判续约的品种价格平均降幅为10%,总体降幅可控。
黄心宇表示,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则,行业有了稳定的预期。通过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我国医保药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种更加丰富,患者用药水平得到提升。
28个品种谈判失败
黄心宇介绍,28个品种谈判失败,大部分是剂型改造药物,以及从国外引进上市多年的老药。只有5个药品具有一定特色,很遗憾谈判未能成功。对于谈判失败的药品,绝大部分在目录内都有可替代的治疗方案。
黄心宇称,相关药品谈判失败主要在于价格未谈成。部分企业的价格预期较高,明显超出医保的支付意愿。有些药品剂型改造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企业的诉求与医保方的意愿存在一定差距。此外,部分进口药品受国际价格影响导致谈判失败。
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专家认为,国家医保局在价格测算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制定了测试指南。在过去7年的药品目录调整过程中,测算思路、逻辑一以贯之,并不断完善。测试指南每年进行更新,并在测算前对专家进行系统培训,以确保工作科学化、口径一致。
药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临床方面。该专家建议,企业的研发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前准备证据,阐述药品的价值,辅助公司做好议价。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药企参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的积极性较高。有头部创新药企高管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公司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入选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本次公司有两款创新药入选最新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虽然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产品售价会降低,但触及面会扩大,预计销量会倍增。总体来说,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对企业来说有正向影响。
工银瑞信基金研究部副总经理赵蓓表示,对已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三年的上市公司代表性品种销售额进行统计发现,进入目录的第一年,产品销售额增长幅度通常超过300%,进入三年会超过800%。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对创新药品种的销售有极大抬升。
在赵蓓看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对创新药产品的支持体现在多个方面:降低患者的负担,以价换量效果显著;推动药品入院,各地都有相应的支持政策。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对创新药入院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大力发展创新药的价值,在上市公司的财务端也得到体现。”在赵蓓看来,伴随创新药销售放量,部分生物科技公司财务端改善明显。一些企业的商业化收入可以覆盖当期研发支出,逐步进入盈利阶段。部分仿制药企业通过转型创新,创新药收入已经超过仿制药,且创新药收入比重将快速提升。随着医保药品谈判规则越来越完善,资本市场对相关产品的长期成长性有了更清晰的预期,这些预期会反映到企业的估值上。
赵蓓表示,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推动企业加快转型。近年来,传统大型药企研发费用率逐年提升,而销售费用率逐年下降。
创新药的投入产出表现良好,促使企业更愿意投入研发费用。其中,部分企业的研发费用率已与海外大型药企相当。在创新药的营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学术营销的方式,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价值。医保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减少销售费用。(记者 傅苏颖 董添)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