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健康一直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中医药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在妇幼健康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实践应用。当前,中医药在妇幼健康领域的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能力不足、人才不足等问题。为此,各地政府通过设立推进中医药工作相关补助经费,支持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的特色专科建设,以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的方式调动妇幼健康领域中医工作的积极性。笔者建议通过以下举措推进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
加强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解决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要补充中医药专业人员,中医药高等院校可扩大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类医学生培养规模,以填补人才队伍缺口。另一方面要提升现有人才队伍中医药服务能力,将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人才培养纳入重点计划。如根据中医专科特色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专项培训、技能考核(包括对中医师、中药师、针灸师、推拿师等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在妇幼保健机构内广泛开展“西医学中医”,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此外,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妇科、儿科医师到妇幼保健机构多点执业;鼓励中医妇科、儿科领域的中医药专家在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传承工作室,开展传承带教和示范指导。
建设跨学科跨领域协调的中医妇科创新团队,提高医疗、科研创新能力。从不同学科领域(包括中医学、妇产科、儿科、药学等)聘请专家和研究人员组建多学科的团队,培养一批中医妇科高层次人才,提升中医妇科临床服务、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中医妇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快妇科健康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
加强中医药专科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加强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专科建设。在充分挖掘中医药在治疗妇科疾病、儿科疾病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适宜技术。注重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养生和治疗服务,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技与医疗设备,提升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及水平,促进中医医疗服务的提升。以专科建设及国家示范中医科建设为基础,集中打造1~2种优势病种,建立中医优势病种的诊断、干预、随访一体化工作机制。同时,全国各地需进一步提高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2021年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比例达到86.81%和50.99%,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中医科设置和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等作为重点指标予以强化。
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中医品牌
打造全生命周期中医药服务,加强中医药与妇幼健康的融合。按照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将中医适宜技术深入应用到孕前、孕期、产后、婴幼儿、青春期、中年、老年各个时期。针对孕前、孕期、妇科常见病等,开展艾灸、中药热敷、中药熏洗等治疗。努力提升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妇幼健康领域应用覆盖率,努力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优质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树立中医药品牌,创建中医药特色专科。通过品牌建设和宣传,提高中医药在妇幼保健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推广中医药在妇幼保健领域的成功案例、加强与媒体的合作等方式实现。(邓勇 易佳)
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