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冠病毒的感染并不可怕,也不是那么危险,99%可在7至10天内完全恢复。”12月9日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目前的防控政策应该从防控感染转移到防控重症。
老年人是发展成重症的高危人群。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报,65岁以上、75岁以上、85岁以上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重症的风险分别是年轻人的5倍、7倍、9倍,死亡的风险分别是90倍、220倍和570倍。
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感染者发展成重症。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仍有待提高。目前,只有约65.8%的8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全程接种。
65岁以上合并严重基础病的感染者更易发展成重症
“新十条”防控措施中,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可居家治疗,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表示,居家隔离人员中,如果有65岁以上且合并严重基础病的感染者,应密切关注,他们更易发展成重症。这些基础病包括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
童朝晖建议,这些患者如果基础疾病相对稳定,但是出现了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胸闷气短等症状,应该及时到定点医院去接受治疗。
如果基础疾病不稳定,如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急性加重的情况,童朝晖也建议及时送到医院救治。
关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童朝晖在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说,重症患者会表现体温持续高热,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胸闷气短、氧合下降,在临床治疗中,这类重症病人除了注意休息,保障营养、水、电解质平衡之外,通常还会给予氧疗、抗病毒治疗,必要时还会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包括俯卧位通气、抗菌治疗等。
对于有基础病的重症患者,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除了按照上述新冠重症救治的策略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疾病。同时,因为这些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涉及多学科的病情变化,所以要注重多学科联合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分层分类精准救治。”童朝晖说。
填平补齐重症床位
重症床位数不足是我国医疗资源的一个短板。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通报,目前,全国的重症医学床位总数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10.65万张,重症医学床位接近10张/10万人。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有8.05万人,“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重症专业的护士22万人,另有“可转换ICU”护士17.77万人。
12月8日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召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优化防控措施,抓紧做好医疗救治资源准备,尽快升级改造亚定点医院,填平补齐医疗机构重症床位、发热门诊、设备设施,发热门诊应开尽开,充分发挥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作用,提升农村救治能力,构建新冠肺炎分级诊疗体系。
为了扩充重症资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各地要把二级医院重症监护室和重症监护病房按照标准进行改造,作为三级医院重症资源的重要补充。
三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床位要达到医院床位总数4%的比例。对于各个专科重症监护室,要按照综合重症监护室的标准来进行扩容改造和建设。再按照床位总数4%的比例改造可转换重症床位,需要时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重症资源,保证综合和可转化重症监护室床位能够达到医院床位总数的8%。
有了床位准备后,还需要医务力量的准备。除了综合重症监护室的医护力量以外,其他以内科、急诊科、儿科等为重点的专科重症监护室的医务人员都要进行综合重症监护室知识技能的培训,确保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补充到重症专业队伍当中。按照现在床医比和床护比,需要再额外扩充20%-30%的医疗力量作为重症力量的补充。
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说:“所有这些扩容和改造工作,我们要求各地务必在12月底之前完成。”
在各地扩增医疗资源过程中,农村地区是重点。12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门发布文件要求12月底前提升农村地区新冠重症救治能力。
文件要求,县域医共体牵头的县级医院要在12月底前做好重症医疗资源准备。县级医院是三级医院的,应当加快完成综合ICU监护单元建设和升级改造,确保用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各类重症患者治疗的综合ICU床位数量不少于本院实际开放床位总数的4%,且各重症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
三级医院的县级医院还要立即启动除综合ICU外其他专科重症监护床位的扩容改造工作,确保需要时随时可投入重症患者医疗救治。
县级医院是二级医院的,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按照综合ICU标准建设和改造重症监护单元,确保各重症监护单元随时可使用。
重症高危人群接种疫苗获益最大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极易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接种新冠疫苗获益最大。”12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卫生免疫司司长夏刚说。
研究显示,80岁以上的老年人,1剂疫苗都没接种的死亡风险约为14.7%,如果接种1剂疫苗,死亡风险降到7.16%;如果接种3剂疫苗,死亡风险降到1.5%。
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已经开展接种的超过34亿剂次、超过13亿人的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年接种的其他疫苗相当,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还略低于年轻人。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累计向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次的疫苗。据不完全统计,60岁以上老人接种中国的新冠病毒疫苗已超过10亿剂次,都非常安全。
“在这里,我可以再告诉大家,党和国家现职领导人都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而且接种的都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的国产新冠病毒疫苗。” 1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说。
有一部分老年人认为自己活动范围不大,感染风险比较小,没必要接种疫苗。夏刚表示,这些老年人在亲属陪伴或者亲属走访过程中,仍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导致发病甚至重症、死亡,所以还是有必要接种疫苗。
对于部分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或者交通不便,确实不方便出行接种疫苗的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优化预防接种服务,细化各种便民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种的“最后一百米”,提升预防接种服务的温度。(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转自:中国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