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数据资源 助推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05





  2024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发布的3份政策文件,包括《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数据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质效有较大提升空间,数据产业生态还不完善,需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包容审慎监管规则,研究出台更多增量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推动形成政策合力


  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资源,是新型生产要素。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介绍,3个文件的政策主线、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总体可概括为“三个紧紧围绕”。


  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目标。一方面,立足盘活存量,赋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立足做优增量,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发展数据产业,都是培育新的增长点,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


  紧紧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工作主线。出台3个政策文件,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具体举措。聚焦破除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堵点难点问题,提出13项具体措施,激发企业供数动力和用数活力。围绕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保障,提出8方面22条具体举措。面向个人、企业、行业、城市、跨境五大关键场景,立体化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紧紧围绕企业关切诉求和市场期盼。针对当前数据企业渴望政策引导支持的需求,加大投融资等政策供给,着力培育一批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服务、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基础设施企业,激发产业创新发展活力。从企业流通利用数据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系列创新机制和举措。多部门联合,形成促进数据产业和数据市场发展的政策合力。


  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


  可信数据空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能够发挥哪些价值和作用?


  据介绍,当前,我国数据要素“供给—流通—应用”的市场化循环体系仍不畅通,大量数据在“沉睡”,数据要素价值尚未充分释放。陈荣辉表示,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


  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将打造一批数据驱动的新应用、新模式。通过创新共建共治、责权清晰、公平透明的运营机制,以高价值的创新应用场景,吸引各相关方共同挖掘数据价值,推动数据从供给端到需求端的高效匹配、融合应用和产品创新,打造数据共享共用共创的“新模式”,最大化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将促进更大规模数据供给和更广范围的数据流通。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构建多方共识的规则制度以及安全可信的技术环境,能有效降低供数和用数方的信任成本,消除数据共享顾虑、提升供数意愿;强调数据资源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打通数据流通的堵点,实现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高效配置和开发利用。


  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将支撑数据产业生态繁荣发展。根据国际研究机构预测,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为10%左右。可信数据空间以场景创新、价值共创为着力点,可以吸引数据资源、技术、服务、应用、安全、基础设施等各类数据企业参与其中,打造形成数据产业集群。


  助力中小企业用数创新


  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用数能力。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副司长张慧星表示,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文件作出针对性部署,助力中小企业用数创新。


  从数据供给方面降低中小企业用数成本。发挥好公共数据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数据服务,在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和授权运营工作中,向中小企业的用数需求场景倾斜。支持各类公共服务、行业服务平台开设企业数据服务专区,为中小企业办事创业、经营决策、合规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从技术工具方面提升中小企业治数能力。引导行业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等提供普惠性数据产品和技术工具,推动数据技术企业立足不同行业领域的数据开发利用场景和特点,研发行业适应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技术工具包,提高数据治理能力。鼓励地方采用数据券、算法券和算力券等方式,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我们在推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还将大力支持中小数据企业发展壮大,发挥中小数据企业创新活力强的优势,积极参与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工作。”张慧星说。(记者 邱海峰)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