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组合效应继续释放,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
11月份国民经济稳步回升
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总体看,11月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组合效应继续释放,工业服务业较快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社会预期有效提振,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国民经济延续9月份以来回升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表示,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呈现五大积极特点
11月份,多项指标显示经济运行延续回升态势,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付凌晖介绍,11月份经济运行可以归纳为五方面特点:
生产升——工业和服务业延续回升态势。在“两新”政策带动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随着社会物流周转加快,11月份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指数增速分别比上月回升2.1和1.3个百分点。
需求增——消费和投资继续扩大。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增长。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连续4个月保持基本稳定。
就业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与上月持平,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4%,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青年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也在下降。
市场暖——市场供求关系和预期回暖。11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3%,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涨幅扩大。同时,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环比由降转涨,显示出工业产品供求关系出现积极变化。
质量优——经济运行质量继续优化。1—11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8.8%,明显快于全部投资增长。11月份,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20.7%。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付凌晖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看,一是促进了消费,二是拉动了投资,三是带动了生产,四是活跃了市场,五是稳定了预期。
“‘两重’建设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下,重点领域投资和设备更新投资都保持了较快增长,支撑了投资扩大,增强了经济中长期发展后劲。”付凌晖举例说,1—11月,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40.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9.6%;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8%,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了65.3%。这些成为投资扩大的重要支撑因素。
在消费方面,政策也正在发挥出积极效果。商务部提供的最新信息显示,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5个城市于11月联动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作为实施“提振消费行动”的标志性活动和“消费促进年”的重头戏。5个城市累计举办重点促消费活动约4000场,参与企业2万余家。据有关机构数据,11月份,5个城市本地游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0%,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约1倍,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长24.6%。
“今年以来,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多数月份处在临界点以下,而9月份以来制造业PMI连续回升,其中11月份达到了50.3%,连续两个月处于景气区间。”付凌晖说,各项宏观政策显效发力,不仅带动了生产需求回暖,也有效稳定了经营主体预期,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有利条件。
预期和信心持续改善
付凌晖说,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调整转型困难有所增多,经济运行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压力有所增大。面对复杂的局面,党中央科学决策,加大逆周期调控,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四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积极变化显著增多。从全年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尽管今年以来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付凌晖说,从明年来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居民就业增收、化解风险隐患等仍需要持续用力。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举措让市场预期和信心持续改善。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说,今年经济运行过程比较波折,宏观政策调节作用尤显重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从力度、广度、深度上看都是实实在在的,对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持续健康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会议提出的“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适时降准降息”“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等举措释放了多年来最积极有力的政策信号。展望2025年,内需提振、“两重”“两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新型城镇化等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更多动能。(记者 王俊岭)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