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体系建设目标 激发市场潜力活力 市场准入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8-30





  《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就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作出明确部署。专家表示,意见的发布彰显了中国大国自信和开放决心,这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意见就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作出明确部署。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就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出台的政策文件,释放了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信号。


  明确建设目标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对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了解,现阶段我国市场准入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海南自贸港、深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州南沙等重点区域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典型案例归集通报,市场准入效能评估等密切关联的制度模块。


  专家认为,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迫切需要建设更加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刻交织,传统的市场准入规则、准入体系、监管方式难以直接应用于新业态新领域,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新业态新领域更好更快发展。


  对此,意见提出“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


  “这是我国首次正式明确市场准入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专家表示,完善市场准入关键在于确保各类经营者能够依法享有平等的市场准入机会。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有利于打破各种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实现规则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供更大空间,也为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同时,开放透明是实现平等准入的前提基础,规范有序是实现平等准入的管理要求,平等竞争是平等准入的主要目的,权责清晰、监管有力是实现平等准入的重要保障,五个方面共同构建起市场准入制度的目标体系。


  “一张清单”管到底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准入政策的变化一直是外资企业关注的焦点。意见第一条即提出“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所谓负面清单即“非禁即入”,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经营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政府不再审批。


  2018年起,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目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已动态修订3次,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18年的151项缩减到现行的117项,禁止许可事项压减约23%。


  根据意见,各类依法设定的市场准入管理措施,全部列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严禁在清单之外违规设立准入许可、违规增设准入条件、自行制定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这意味着通过完善制度确保“一单尽列”“不得单外有单”,充分维护了负面清单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意见明确,加强内外资准入政策调整协同,在不减损现有经营主体准入机会的前提下,坚持国民待遇原则。对外资放开准入限制的,对内资同步放开;在不违反国际协定和承诺的前提下,对内资设定准入门槛的,对外资同步适用。


  专家认为,这有利于外资企业的国民待遇落地实施,同时也保证了对内资企业的公平性。对外资的开放,不能以牺牲内资企业为代价,内外资企业画等号,才是真正的国民待遇。坚持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对待。必须着眼于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更加有利于在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破除各类不合理障碍和隐性壁垒。


  聚焦新业态新领域


  意见中有一大亮点是聚焦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意见针对新业态新领域的市场准入环境作出专门部署,其中提到聚焦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自主可信计算、信息安全、智慧轨道交通、现代种业等新业态新领域,按照标准引领、场景开放、市场推动、产业聚集、体系升级的原则和路径,分领域制定优化市场环境实施方案,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准入效率。用好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平台,畅通产业体系、创新资源、资本要素、应用场景、制度政策等,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标准引领”,既要围绕产业“立标准”,也要在场景、市场、集群、升级等发展全链条中“用标准”。不少新业态和新领域都涉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加快形成适应新领域新业态准入发展的新型监管模式,有助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引导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流动。


  专家表示,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还要加快构建绿色能源等领域准入政策体系,积极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意见的发布彰显了中国大国自信和开放决心,这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国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依琰)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